第42章 刘姥姥喜提贾府锦鲤大礼包 宝姐姐化身扫黄打非办主任(2 / 3)

加入书签

静的蘅芜苑。

室内幽静,冷香氤氲。

宝钗请她坐下,自己却并不急,只拿一双仿佛看透一切的眸子,静静地、深深地望着她。

那沉默,比任何追问都更让黛玉心慌意乱。

“好颦儿,”

宝钗终于开口,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叹息,“你且老实告诉我,昨日酒令上那两句诗,‘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究竟是出自何处?”

她的语气那般温和,却又那般锐利,直刺入黛玉的心底。

黛玉只觉得“轰”

的一声,全身的血液都涌到了脸上,烧得她无所遁形。

她绞着手中的帕子,指尖冰凉,声音细若蚊蚋:“是……是那日听戏,偶尔……偶尔听得一两句……觉得好,就……就记下了……”

她越说声音越小,连自己都无法相信这苍白的辩解。

宝钗见她这般窘态,不禁莞尔,那笑容里竟带着几分难得的俏皮与坦诚:“你还要瞒我?你这小妮子!

那分明是《牡丹亭》、《西厢记》里的句子!

你当我不知道么?”

黛玉惊得猛然抬头,正对上宝钗那双含笑的眼。

“傻丫头,”

宝钗挨近她,声音更低了,仿佛分享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你以为只有你读过?我告诉你,你我竟是同道中人呢!

我小时候也淘气得很,背着大人,什么《西厢》、《琵琶》、《元人百种》,无所不看,无所不读!”

“宝姐姐!

你……你也……”

黛玉的眼睛瞬间睁大了,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最是端庄守礼的宝姐姐,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她。

一种找到同类的惊喜和亲密感,蓦然涌上心头,冲散了些许羞窘。

“嘘——”

宝钗急忙示意她噤声,眼神警惕地望了望窗外,仿佛窗外有无数耳朵在偷听,“这是何等事,也敢大声说?若叫那些迂腐夫子们知道,一顶‘移了性情’的大帽子扣下来,你我还活不活了?”

她语气转为郑重,握住黛玉微凉的手,“颦儿,你听我一句。

这些书,看看便也罢了,千万不可沉溺。

我们女孩儿家,最要紧的是本分!

诗词文章固好,终究不如针黹女红来得实在。

便是男儿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何况你我?”

这一番话,句句肺腑,字字贴心。

既有坦诚的共情,又有清醒的规劝。

黛玉只觉得一股暖流包裹住自己那颗惶惑不安的心。

她望着宝钗,眼中泪光点点,是羞愧,是感激,更是无比的触动。

“姐姐……”

她哽咽着,反握住宝钗的手,那手温暖而有力,“你说的……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我……我以前真是糊涂了……”

她垂下头,泪水终于滑落,滴在衣襟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这一刻,她被“抓包”

的惶恐早已消散,只剩下对这份姐姐般关怀的深深悸动。

园子里的风波刚刚平息,另一道旨意又从贾母处传来——皆因她对昨日欢乐念念不忘,定要惜春将那般热闹景象绘成一幅《大观园行乐图》,不仅要画出园中景致,更要画出昨日之人,特别是那带来无数欢笑的刘姥姥。

旨意传到惜春这里,小姑娘顿时愁云惨淡。

那园子千般景致,万种风情,人物百态,动态神情……这工程何其浩大!

她只觉得一座大山轰然压下,几乎要喘不过气,那秀气的小脸皱成了一团,眼神里满是惶恐与无措。

众姐妹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李纨体贴地想着步骤,探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