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蜂腰桥畔帕牵情 潇湘月下门闭恨(2 / 7)

加入书签

她将它紧紧攥在手心,那崭新的质地硌着掌心,却带来一种奇异的、令人眩晕的暖意。

“坠儿……”

红玉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迷惘,“乍一看,倒真像是我那方旧帕子……细瞧这经纬,却又新得这般陌生……”

她抬起眼,目光越过坠儿的肩头,勇敢地迎向贾芸灼灼的凝视,那里面盛满了只有他能懂的情愫。

“罢了罢了,许是我记岔了模样也未可知。

这帕子,坠儿你既拿着,便留着顽罢。”

她将帕子轻轻放回坠儿手中,指尖带着一丝恋恋不舍的流连。

坠儿捏着那方簇新的帕子,只觉得今日的红玉姐姐和芸二爷都透着十二分的古怪。

而蜂腰桥下,流水淙淙,仿佛在低吟浅唱着一曲刚刚萌芽、注定要在暗夜里潜滋蔓长的幽微情歌。

那方被“误认”

又“赠出”

的崭新素帕,成了这曲情歌的第一个隐秘音符。

暮春的慵懒气息弥漫在潇湘馆的翠竹深处。

林黛玉斜倚在窗下的湘妃榻上,窗外修篁千竿,筛下斑驳的日影,在她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颊上跳跃。

她并非真的春困,是那少女情怀如春蚕吐丝,丝丝缕缕缠绕心间,结成一张又甜又涩的网,将她困在其中。

目光掠过窗外青翠欲滴的竹叶,心底却幽幽浮起一个身影——那个总在脂粉堆里打滚、叫人又恼又恨的二哥哥。

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悄然爬上心头,连那满目翠色,看在眼里也仿佛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翳。

“妹妹!

好妹妹!”

宝玉那熟悉的声音带着特有的清朗与亲昵,像一阵无拘无束的风,骤然吹散了满室的沉寂。

他几步便跨到榻前,一眼瞧见黛玉恹恹的神色,那眉头便不由自主地蹙紧了,仿佛她的一点微恙,都能在他心尖上划出伤痕。

“才用了饭食,怎么就歪着了?仔细积在心头,又该难受了。”

他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带着毫不掩饰的疼惜。

黛玉正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愁绪里,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关切打断,心头莫名烦躁起来,像被什么小爪子轻轻挠了一下。

她别过脸去,对着满墙的诗书,语气是惯常的娇嗔与疏离:“我自躺我的,何劳你管?左右不过是身子懒怠,骨头缝里都透着酸楚,歇一歇又碍着谁了?”

那“谁”

字咬得又轻又脆,却分明是冲着他去的。

宝玉见她小性儿上来,非但不恼,反而觉得那微蹙的眉尖、含嗔的嘴角,别有一种惊心动魄的韵致,挠得他心头痒。

他挨着榻边坐下,耐着性子,温言软语,哄劝的话儿流水般淌出来。

黛玉起初还冷着脸,渐渐被他的痴缠磨得没了脾气,紧绷的唇角终于松动,一丝极淡的笑意如蜻蜓点水般掠过,瞬间点亮了那双含愁的秋水眸。

暖风熏人,情思浮动。

宝玉看着眼前人比花娇、宜喜宜嗔的模样,脑海中蓦地跳出那日偷看的《西厢记》句子。

书中张生对红娘的调笑之语,此刻竟鬼使神差地、带着一种得意忘形的亲昵脱口而出:“好妹妹!

若是我能与你这位多情的小姐同入那红绡帐里……”

他声音微顿,目光灼灼,带着少年郎不知天高地厚的炽热,“我怎会舍得让你动手去叠被铺床?”

这石破天惊的一句,如同滚油滴入了冰水!

黛玉脸上的血色“唰”

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随即又猛地涌上来,从耳根一直红透到脖颈,比那三春盛放的桃花还要艳丽灼人!

羞、愤、急、怒……种种情绪轰然炸开!

她像被无形的鞭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