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观园惊魂泪(3 / 4)
流水之韵,又蕴草木之香,妙!
妙极!”
其他清客如梦初醒,顿时一片附和之声如潮水般涌起。
贾政看着眼前被众人赞誉声包围、面色依旧苍白的儿子,听着那一声声“宝二爷大才”
,心中那点难以言喻的触动被强行压下。
他板着脸,冷哼一声:“哼!
不过是偶有一得,侥幸罢了!
……就依此名。”
那严厉的语气,仿佛要极力抹去自己心头那一瞬的动摇。
翠竹森森,万竿摇碧,将一方小院笼在幽邃的清凉里,竹影斑驳,筛下细碎的日光,静谧得能听到竹叶摩挲的沙沙细语。
“祥瑞!
大祥瑞啊!”
清客丁激动得声音都在抖,仿佛窥见了天机,“《尚书》有言,‘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此乃天降祥瑞之兆!
正合元妃娘娘归省之盛典!
‘有凤来仪’四字,非此莫属!
世翁明鉴!”
贾政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
祥瑞!
娘娘!
归省!
这几个字如同带着金光,瞬间击中了他心中最重的那根弦。
他目光灼灼地转向宝玉,那眼神锐利如刀,分明写着:此乃正理!
你若敢有半字异议……
宝玉望着这片翠海,心神俱醉。
林妹妹!
这清幽绝俗之地,若题上“潇湘馆”
三字,该是何等契合她的风骨!
竹影婆娑,仿佛已化作了她凭窗读书的侧影……然而,父亲那两道利剑般的目光已牢牢钉在他身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所有为“潇湘”
二字精心准备的词句,瞬间被这目光冻结、碾碎在喉头。
一股尖锐的痛楚猛地攫住了他,痛得他指尖都在麻。
他低下头,避开那令人窒息的目光,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父亲……‘有凤来仪’……自然是极好的……清雅……又……又极是吉祥……”
每一个字,都像从心尖上硬生生剜下,带着淋漓的血肉。
贾政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满意地点了点头,甚至罕见地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嗯,这才像话。”
那瞬间的温和,却像最锋利的针,深深扎进宝玉眼中。
他只能死死盯着脚下被竹影染绿的青砖,仿佛要将那冰冷的砖石看穿。
转过一处山坳,眼前豁然开朗,却又显得无比突兀。
几间黄泥矮墙的茅屋,围着稀稀拉拉的竹篱笆,屋旁辟出几畦菜地,篱笆上竟滑稽地悬挂着些泥塑彩绘的瓜果——好一派精心堆砌的“田舍”
风光。
清客们仿佛瞬间回到了诗意的田园,争相吟咏:“杏花村!
杜牧诗魂犹在!”
“武陵源!
桃花流水,世外仙源!”
“小终南!
王维辋川之遗韵!”
贾政难得地流露出一丝神往,负手踱近几步,目光在那粗糙的泥墙和做作的瓜果间流连,声音也放柔了些:“嗯……此间倒确有几分田舍家风,返璞归真之意趣,令人……”
话音未落,一个清亮却带着压抑不住激动的声音猛地插了进来,如同平地惊雷:“父亲!
此言差矣!”
众人愕然回头。
只见宝玉双颊因激动而泛起不正常的红晕,眼中燃烧着一种近乎痛苦的执着光芒。
他指着那茅屋、那菜畦、那篱笆,声音因急切而尖锐,字字如刀:“这分明是‘人力穿凿扭捏而成’!
您看!
这山,无脉无络,堆砌死物!
这水,无源无流,死水一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