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块补天石的躺平与逆袭(2 / 7)

加入书签

不随我等,去那人间走上一遭?锦绣繁华,痴情绝恋,生离死别,哪一样不比如今这枯寂生涯,精彩万倍?”

石头灵识微动,却仍存疑虑:“人间?听闻那里人心叵测,世路险恶,更有那‘劳形案牍,消磨心志’之苦?”

癞头和尚朗声大笑,豁牙间竟似有星辰闪耀:“石兄差矣!

人间自有极乐!

那金陵城中,荣宁二府,是何等的富贵风流!

琼楼玉宇,画栋雕梁,锦衣玉食,珍馐百味!

更有那钟灵毓秀的公子小姐,日日吟风弄月,诗酒酬唱,赏不尽的名花,诉不完的情肠!

石兄灵性天成,若置身其间,必能阅尽人间至美至情!

往昔青埂峰下的寂寥,不过是无知无觉的沉眠!

此一去,方知何为生之绚烂,情之刻骨!”

石头的心,被这番话语描绘的繁花似锦、旖旎风光撩拨得微微烫,但仍有一丝警惕:“如此盛情……莫非是那‘仙缘巧贷’,抑或是欲将我卖与人间当铺,换取几两俗银?”

跛足道人正色道,语重心长:“石兄何出此言!

我二人乃‘仙界红尘渡厄使者’,只为引渡有缘,点化迷津!

此去人间,乃是天大的造化机缘,不取分毫!

更有一桩惊天动地的‘情泪还恩’之公案,石兄若能亲历,胜却读万卷仙书!

此乃天机,万望珍重!

机缘稍纵即逝,石兄切勿自误!”

他声音陡然压低,带着神秘莫测的诱惑。

那“情泪还恩”

四字,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石头灵识深处前所未有的涟漪。

它那石质的“心”

终于被彻底点燃,一股从未有过的决绝涌上:“罢!

罢!

罢!

这青埂峰,我倦了!

这枯寂岁月,我厌了!

红尘滚滚,我来了!”

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相视一笑,那笑容深处,藏着洞悉天机的了然。

二人不再多言,凝神屏息,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法诀变幻如莲花绽放。

霎时间,天地失色,唯有五彩霞光自九天垂落,将巨石紧紧包裹。

光华流转间,那巍峨巨石竟以肉眼可见之缩小、凝练,最终化作一枚扇坠般大小、玲珑剔透、光华内蕴的美玉!

玉身之上,天然生成八字篆文:“通灵宝玉”

其侧更有小字铭文,仙气氤氲:“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此乃大道箴言,亦是它红尘历劫的护身符咒!

跛足道人小心翼翼将这光华流转的“通灵宝玉”

纳入袖中乾坤,对癞头和尚颔:“此物已成,正是时候。

赤瑕宫那位神瑛侍者,入世历劫的时辰将至。

将此‘天心宝鉴’与他结下缘法,伴他同入那富贵场、温柔乡,也好将那一场注定惊天地、泣鬼神的‘泪债痴缠’,点滴不漏,照鉴分明!”

二人身影如烟,倏忽远去,只余青埂峰下云雾翻涌,仿佛在为那块懵懂无知、即将卷入滔天红尘巨浪的“通灵宝玉”

,唱一曲无声的骊歌。

光阴荏苒,不知几度春秋。

江南姑苏,阊门外十里长街,仁清巷深处,葫芦古庙之畔,住着一位名唤甄士隐的儒雅乡绅。

其名暗合“真事隐去”

之玄机,其人亦如闲云野鹤,只求岁月静好。

家中贤妻封氏,温婉似水;幼女英莲,年方三岁,粉雕玉琢,天真烂漫,宛如观音座前捧珠玉女,一笑一颦皆能融化冬雪。

是日午后,暖风熏人,花影婆娑。

甄士隐于书房软榻小憩,书童霍启侍立一旁。

朦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