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番外·叶灵的纹章店(1 / 2)
巷子很深,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街角的喧嚣传到这里,只剩下一片模糊的背景音,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水幕。
巷底有一家小店,没有醒目的招牌,只在门楣上挂着一块小小的木牌,刻着一个简单的、线条圆润的弦月纹样。门总是虚掩着,推开门时,檐下的铜铃会发出一声空灵悠远的轻响,不刺耳,却奇异地能涤荡心头的浮躁。
这里,是叶灵的小店。
店内空间不大,光线柔和。靠墙的多宝格里,并非摆满商品,而是稀疏地陈列着一些物品:一枚看似古朴的青铜护符,纹路却透着温润的光泽;一管紫竹洞箫,孔洞周围镶嵌着细密的银丝;几个绣着奇特却和谐纹样的布囊,散发着淡淡的、令人心安的气息。空气中混合着松木、清漆、某种特制香料以及极淡的元炁波动,宁静而安详。
叶灵就坐在窗边的长案后。他的眼睛上蒙着一层极薄的、近乎透明的丝绢,并非全盲,但视野里只有模糊的光影和色块。然而,这并未影响他的动作。
他正专注于手中的一件活计——修复一把古老的月琴。琴身已有裂纹,琴弦也已锈蚀。他的手指修长而稳定,指尖萦绕着一层肉眼难以察觉的、如水波般细腻柔和的能量微光。这光芒并非用于攻击或探测,而是极致的感知与调和。
他的指尖轻轻抚过琴身的裂纹,那微光便如同最细腻的胶质,渗入木纹的每一丝缝隙,感知着木材的肌理、受损的程度、以及其中残留的微弱元炁印记。然后,他拿起一小块准备好的、经过特殊处理的木料,指尖微光流转,引导着新木料的元炁与旧琴身缓慢地、温柔地交融、弥合。那不是简单的粘补,更像是一种生长,一种唤醒。
更换琴弦时,他更是全神贯注。他取出一卷银白色的、细如发丝的金属弦——那是“鸣蝉”的弦,如今已续上,却不再是杀戮之矢的弓弦。他的指尖微光变得愈发凝聚,如同灵巧的绣花针,引导着新弦穿过琴轸,每一次拨动调试,都不依赖耳力,而是依靠指尖感知那细微到极致的振动与弦内元炁的流动频率,直至将其调整到一种绝对和谐的状态。
整个过程,他几乎没有任何大的动作,神情宁静专注,呼吸悠长平稳。那份曾经用于战场索敌、贯穿维度的极致感知,如今全部倾注于这方寸之间的精雕细琢之中。
偶尔有客人进来,大多是慕名而来,或带着需要修复的祖传物件,或寻求一份能宁心静气的特殊礼物。他们说话也会不自觉地放低声音,仿佛怕打破这里的宁静。
叶灵很少抬头,交流也多靠简短的问答和指尖对物品的触碰来完成。但他总能精准地理解客人的需求,甚至能感知到客人自己都未曾明言的、深层的情绪波动。他制作的纹章或修复的乐器,往往不仅功能完好,更带着一种奇特的、能安抚人心的宁静力量。
一位妇人带来一枚断裂的玉簪,那是她母亲的遗物。叶灵沉默地接过,指尖微光在断口处流转许久,最终不仅将其修复如初,那玉簪的光泽似乎比断裂前更加温润内敛。妇人接过簪子时,莫名感到一阵心安,仿佛某种遗憾被悄然抚平,眼眶微红地连声道谢。叶灵只是微微颔首,蒙着丝绢的目光似乎“看”向她,带着一种无声的理解。
客人离去,铜铃轻响后,小店重归寂静。
叶灵缓缓吐出一口气,指尖的微光渐渐隐去。他伸出手,轻轻触摸了一下挂在墙边、那张已然续弦却再无杀气的“鸣蝉”弓,指尖传来熟悉的、温顺的能量共鸣。
他看不见窗外的阳光如何明媚,却能感知到光线的温度变化,能“听”到风吹过巷子时带来的远处花草的微弱气息。
失去了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却以另一种更深刻、更内在的方式与之重新连接。
他的战场,不再是血火交织的维度裂隙。 而是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