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成本计算(1 / 2)

加入书签

林婉婉开门行医,虽是治小众的妇人病,但在街坊四邻之间渐渐有些名声,对外的交流也更多。

至少对于坊间各种八卦消息比家中其他人灵通得不只一二分。

从上次出事后,祝明月暂停外出,专心在家做些笔案工夫。

穿越第一项事业为多餐饮,但她们却并不打算如此。

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路边摆摊显然都是做不来的。

所幸她们还有些本钱,选择面更大。

依然是食品生意,当然不是熟食,而是食材。

各种各样的半成品,比如豆干豆皮米线泡菜等等。

段晓棠受够为了吃芝麻汤圆还要从头处理芝麻的日子。

为提高效率,林婉婉从同巷人家以二十文每天的价格租借一头驴。

大黑驴颇为神骏,偶尔不耐的甩甩尾巴,让不熟悉驴性的几人猜测它是不是脾气不大好。

“要不要蒙上它的眼睛,前头吊根胡萝卜,免得中途罢工。”

林婉婉记得以前见过的图画好像是这样画的。

“不用胡萝卜,蒙上驴眼睛是怕它偷吃。”

戚兰娘的生活经验丰富得多。

林婉婉决定派出家里最胆大的,“晓棠,上!”

段晓棠举着一条黑布,之前蒙龚波眼睛的同款,剥夺驴兄视野。

祝明月捧着几页纸从正堂出来,看着戚兰娘不紧不慢地往磨盘中放泡好的绿豆。

草棚墙角边还放着许多桶盆,里面全是预先泡好的各种米麦豆类。

祝明月微微拧眉,“一次性多做些。”

“这还能不知道,家里所有的家伙事都找出来了。

如果还不够,可以暂时找街坊四邻借借。”

林婉婉瞟着她手里的纸,“祝总,算出来了?”

祝明月将纸张散给两人,“从目前来看,最具有可行性的产品的是泡菜。

晓棠做的巴蜀泡菜,我在长安街市商铺没有见过同类产品。

可以在蔬菜应季时大量买入,耐保存。

成本不高可以走薄利多销路线。”

林婉婉没看祝明月“呕心沥血”

算出的数据,反正一时半会也看不懂。

“韩式泡菜呢?”

祝明月哪怕不懂泡菜也知道点皮毛,食指拇指拉出一点距离。

“后头的辣椒苗才这么高!”

林婉婉大呼失算,光记得巴蜀泡菜和韩式泡菜相提并论,忘了后者必不可少辣椒。

“其次是绿豆凉粉,两者同样,利润不高只能走量。”

祝明月看着正磨盘上的绿豆浆液,“待会试试绿豆凉皮。”

“你们猜,目前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哪一项?”

祝明月问道。

林婉婉猜测,“厂址?”

段晓棠答,“人工。”

“都不是,”

祝明月摇摇头,“是粮价。

长安城的粮价波动太大,高低能拉出好几倍的差价。”

几倍已经算好的,少数时候甚至有十几倍。

后世大宗粮食期货和这一比都显得平和。

段晓棠想通其中关节,摸着下巴,“我们得找大粮商合作,在低价时大量囤货。”

后面一句说的有些良心不安,“产品随时准备涨价。”

“刚开始大粮商肯定看不上我们的小打小闹。”

林婉婉有自知之明。

“我们没有仓储能力。”

这才是他们无法抵御风险的关键所在。

原料放在别人手里怎么可能安全。

祝明月微微仰头,长嘘一口气,“现在只能尽力扩充产品品类,一旦原材料价格波动太大,则该产品下架上新品。”

说白了她们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