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校场比试(3 / 3)

加入书签

是一套适合军中的法子。”

一语中的。

简单易学,对个人素质要求不高。

穷文富武,真正内家功夫的花费的钱不计其数。

唯一失算的地方在于时代展,热兵器成为主流,这只是一套拳法,并没有配套的武器。

祝明月和林婉婉面面相觑,原以为段晓棠会一些拳脚,跆拳道或者泰拳之类。

可白三娘的话直接指向军中,她的眼光自然不容置疑。

段晓棠来历成谜,只说自己要去乡下种田,来历背景却一字没提过。

现在不是追究内讧的时候,回去后再慢慢说。

段晓棠叹服白三娘的眼光,“是啊。”

从传统武学中拆解招式千锤百炼,自出现起就是为军队量身打造。

给我一把枪,我能干翻全场,但倒霉催的这是冷兵器时代。

旁边侍立的奴仆恭敬地向白湛递上一把剑,招呼两个家将上前转入场中演练起来。

段晓棠问着:“可以在一旁观看吗?”

出言的是白旻,“自是可以,段郎君是二郎的救命恩人,就是白家的座上宾,任何要求都可以提出来。”

回答显得彬彬有礼知恩图报。

段晓棠的武功看起来粗糙,仔细思量唯有两种人会用如此招数。

一是刺客,二则是军中勇士,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

段晓棠表现的太过粗放,似乎二者都不是,不知什么来路。

差了兵器一项,总归不完美。

段晓棠诚恳说道:“不用不用,本是你家先救了我们,应该是我们感谢你的。”

这样的回答让白旻的评价上了一个台阶,识时务不贪婪。

接着问道:“不知段郎君从何处学得武艺,家传或是拜师?”

白旻依然称呼其为“段郎君”

,叫晓棠太过狎昵。

段晓棠想了想,“都有吧。”

白旻接着说道,“想必是家学渊源。”

段晓棠不欲多说,“算是。”

不愿意多说自己的事。

略微客套几句白旻以处理公务为由离开,对比白湛在校场中享受的样子,他果真是不爱武艺。

白三娘看着神色凝重的三人,开口说道:“晓棠,为什么看起来闷闷不乐。”

段晓棠哂笑,“觉得自己差的太多。”

身边危机重重。

“武艺稀松,前途无亮。”

转头问两个小伙伴,“你们说练什么兵器?”

“折扇。”

“玉箫。”

“丝带。”

“好看。”

林婉婉的提议只考虑美观,白三娘听得一头雾水,这些东西可以作为武器吗?

段晓棠不得不打断,“说点实用的。”

祝明月靠谱些:“匕、刺刀、三棱刺。”

都是现代军队装备的冷兵器。

接着问道:“晓棠,有中意的吗?”

段晓棠右手扶额,“没。”

三棱刺没有现成的,“先用匕吧,以后再找适合的。”

匕能做奇兵,却不能真正依靠。

古往今来武艺有所成者,有哪个用匕的。

白三娘:“常言说月棍年刀一辈子枪,非是一日之功。”

白湛在场中策马奔驰,与家将间你来我往刀光剑影。

段晓棠右手在左肩连拍三下,说着:“段晓棠,要加油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