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朕这个皇帝当得苦啊(2 / 2)
>“这本,说的是税制改革的事情。奏折上建议将商税提高两成,同时对田赋征收方式进行调整,按照各家的人头征收田赋税,以增加国库收入。”
贺锦安边看边读,予承听完,一脸懵逼。
贺临璋在榻上微微睁眼,道:“你们都说说,有何看法?”
予承一个激灵,坐直了身子:“看法……儿臣之前听夫子讲过,目前出台的赋税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若是要改,岂不是还不如现在的?所以,儿臣认为不该改。”
贺临璋点点头:“那你倒是说说,现在的政策好在哪里?新出的建议又不好在哪里?”
予承嘟嘟嘴,小手一抱:“儿臣还小,不知如何回答。”
贺临璋笑笑,看向锦安:“那就锦安来说说,予承你好好听。”
贺锦安摸了摸予承的脑袋,道:“儿臣很认同予承的说法,就是不作更改。因为,提高商税虽能短期内能增加财政收入,但可能会打击商人们的积极性,影响商业发展。商人们的积极性被打击,铺面租赁就要受影响。而且说不定为了维持利润,商人们会提高物价,物价提高,百姓的购买力就会降低,收入不足以支持消费,就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导致东西卖不出去,商人又赚不到银子,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贺临璋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而田赋征收方式调整的话,家里人口多的要多收税,人口少的就少交税,其实没有道理。农民依赖土地种植而活,家里人口多是人丁兴旺,怎么能作为多交税的依据呢?儿臣还是认为,按照粮食收入的多少来交田赋税更为合适。”
贺临璋满是赞许:“你说的对,税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操之过急。大周刚从战乱中过来,国库虽需要丰盈,但也要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不可因为征税,引发民怨。”
予承在一边听着,好像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又有些懵懵懂懂的。
父子三人在御书房,就这样一边讨论,一边商量,批完了桌上的奏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