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真相风暴(1 / 2)
雨点敲打着扬州文物局分析室的窗户,像是低语着运河深处的秘密。
室内,拓片散落在长桌上,舍利置于密封玻璃箱中,散发着幽幽金光,仿佛在回应墓室深处的某种呼唤。
董文翊站在桌前,目光沉稳,手中捏着一块拓片,上面刻着隋炀帝巡游时的水龙纹。
他身旁的周教授推了推眼镜,指着拓片上的铭文,低声说:“这句‘泄地气,定江山’,绝非单纯的风水说辞,背后是炀帝的政治手腕。”
林瑶坐在电脑前,手指飞快敲击键盘,屏幕上显示着新出土的铜镜图像——镜面刻着龙舟与运河交错的纹路,与墓道碑刻呼应。
她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铜镜的断代结果出来了,碳-14数据指向隋末,与墓志时间吻合。这说明泄地气传说是炀帝削弱地方势力的借口。”她抬头看向董文翊,眼中闪过一丝默契。
赵子昂靠在墙边,抱着笔记本,屏幕上滚动着无人机拍摄的主墓入口影像。
他揉了揉太阳穴,嘀咕道:“这些铭文和铜镜,拼凑出炀帝的真实意图——运河不只是经济命脉,还是政治棋局。可为什么唐史要把他写成昏君?”他的声音带着学术的执拗,隐隐透着对历史真相的渴望。
苏婉坐在一旁,手里翻着一本扬州地方志,声音轻柔却坚定:“民间口述里,炀帝巡游扬州是为了琼花,其实是掩饰。他三次下江南,每次都带着重兵,表面上是游乐,实则是震慑地方豪强。泄地气传说不过是政治宣传。”
她合上书,目光扫过舍利,语气多了几分沉重:“可民间的怨气,化成了露筋娘娘的传说,至今还在运河边流传。”
李铁站在门口,背靠墙壁,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房间。他不善言辞,但每当讨论陷入胶着,他总会插一句:“这些历史咱们弄清楚了,可墓室里的水龙王还没消停。咱们得赶紧进主墓,免得夜长梦多。”
徐小宁坐在角落,戴着耳机,手指在平板上滑动,整理着从主墓前室提取的数据。
他抬头,语气略带调侃:“别急,铁哥,数据分析得一步步来。舍利铭文和铜镜的纹路,已经能拼出炀帝的布局——运河、龙脉、密宗,全都连起来了。”
他推了推眼镜,屏幕上弹出一张三维模型,显示主墓入口的水力机关结构。
周教授咳嗽一声,打断众人的讨论,语气严肃:“这些发现意义重大,但国际学术界质疑声不断。他们认为《隋书》记载不足,碑刻和铜镜的证据链还不够完整。”
他顿了顿,目光扫向董文翊:“今晚的文物展直播,全球目光都盯着咱们。得拿出铁证,堵住那些质疑的嘴。”
董文翊点头,目光沉静如水:“泄地气的真相,不在文献,而在墓室。舍利、铜镜、碑刻,都是拼图的一部分。炀帝开运河,削弱地方王气,巩固中央集权,这才是他真正的功绩。唐史的篡改,不过是为了抬高李氏正统。”他看向林瑶:“舍利的密宗咒文,还有什么新发现?”
林瑶起身,指着玻璃箱中的舍利:“铭文提到‘水龙护脉,舍利镇魂’,这不只是佛教仪式。结合墓道壁画和铜镜,舍利可能是龙脉的镇物,压制运河怨气。”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但今晚,舍利的光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
话音刚落,分析室的灯光突然闪烁,舍利金光骤然大盛,刺得众人眯起眼睛。
玻璃箱内,舍利仿佛悬浮起来,投射出江都兵变的幻象——炀帝身披龙袍,立于龙舟之上,周围禁军叛乱,刀光剑影,宇文化及冷笑的身影若隐若现。
幻象中,炀帝低吼:“江山尽泄,龙脉何存?”声音如雷,震得桌上的拓片簌簌作响。
赵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