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山海关(1 / 2)
“虽然咱俩都是大明的将领,但这地方可真是第一次见,当年要是派我来镇守这里的话,这些满清鞑子别想从这里进去。”
黄得功站在有些破损的山海关城墙上,发出了自己的感慨,果然是天下第一雄关。
“你就别在这里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说句实在话没有殿下对我们的改革,就凭我们原来的江北四镇,根本就拦不住满清骑兵,原来的南明朝廷也是一句空话,现在没准儿咱们都是满清的俘虏。”
刘良佐倒是看得很明白,现在各路人员一阵的歌颂他们,其实他很清楚自己起到的作用,顶多也就是那么一点儿,这里面最大的作用还是朱慈琅所带来的军事改革,无论是武器还是作战,思想都跟原来的时候没有一点相似,这才是大明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原因。
“这说的倒是没错,我听说吴三桂那个老贼没死,你说他从这里过去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想法?”
黄得功忽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他没有那个福气镇守山海关,这里的守将是吴三桂。
败坏完了自己手下的精锐之后不知道满清军队现在还能不能看得上他。
“他是个什么想法已经不重要了,反正绝不可能开心,现在我要是那些投降过去的人,我就得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了,满清丢了中原之后,回到他们的发源地,这些汉人就有点扎眼了。”
刘良佐乐呵呵地说道,满清人所生活的地方,本来环境就非常的恶劣,养着原本那些人都有些困难,这才是他们往外进攻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会儿又带回去了那么多的汉人,不管是原来投降的还是沿途劫掠回去了,对他们来说眼下是个资源,但将来可能会是个负担。
“殿下让我们驻守在这里,暂时先不要前进,估计考虑的也是这个,京城那边第二批人来了吗?”
黄得功所说的这第二批人,就是在京城当中找出来的一些满人,这些人的家里人都在辽东,留在京城危险性太大,所以按照朱慈琅的想法分批把他们送回辽东,让他们内部起乱子。
“今天下午就差不多到了,上一批我们放回去了八百多人,根据关外的细作汇报,多尔衮连想都没想把这些人立刻抓起来砍了。”
刘良佐想起这个事情,难免有些可惜,本想着给他们制造更多的混乱,但是多尔衮把这些人砍了之后,这些人的家属也不敢站起来闹事。
“八百多人还是有点少,你别着急,京城这样的人多的是,多尔衮要是一批接一批的砍下去终归有砍不下去的那一天,等到砍到大腿根儿的时候,他就知道报应来了。”
黄得功对此事倒是非常的乐观,满人当中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之前放回去的都是一些普通的满人兵丁,在上层没有多少的影响力,接下来慢慢的会提高他们的身份。
更何况投降大明也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做主的,纯粹是代善和孝庄的原因。
多尔衮这样不问一切就杀人,也是在他们那边留下了不好的影响。
“禀报两位大人,朝廷公函。”
两人正在城墙上聊天的时候,手下的亲兵送来一份朝廷的公函。
劝降左良玉?
两人的公海上都是一个命令,那就是让他们亲笔写封信,然后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与其他大人的书信一块儿发出去,共同劝降左良玉。
坐拥湖广的左良玉,现在手里有不下二十万的士兵。对于朱慈琅所建立的新朝廷,他们并没有说承认,也没有说不承认。
之前朱慈琅北伐的时候就派出了诸多军队防着他们,害怕这些家伙跟历史上一样,派兵沿长江而下。
朱慈琅一路北伐的时候也派人盯着他们,这些人还算是规矩,并没有对南京做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