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各奔四方(3 / 4)
> 光点落处,有弟子起身问筑基瓶颈之法,孤鸿子以灵韵作答;
又有弟子问御兽与修为本末,孤鸿子引“万物有灵,相济相生”解之,言简意赅,皆中肯綮。
约莫十余问答毕,这老修方才又讲行气一十六处通用窍门、破关三十二处巧思办法。
只是这些在孤鸿子看来都已不甚值钱的法子却有门槛,非智慧之人难得悟全,但只要认真听得,多少亦也有些受益。
待得日头初升,这台讲法方毕。
手中玉简灵光敛去,孤鸿子踏云而下,弟子们皆起身行礼,面生感激之色、口中齐呼“谢前辈传道”。
康大宝携袁晋上前,拱手道:“前辈所讲,字字珠玑,重明宗上下皆受恩惠。”
刚才那场讲法固然面向的是那些低阶弟子,但便连康大掌门都觉有些微受益,于坛下这些听法的弟子而言,却不晓得该是何等造化。
认真说来,请来名师讲法,向来是高门大户常有的事情,也就是重明宗兴复太短,这才少些贵气。
且这孤鸿子讲法从不沾争议之处,只言直白道理,在方家看来或要觉稍缺精妙个性,但于西南三道这些小门小户的弟子而言,却就是恰到好处。
康大掌门暗自想到,将来此类事情,还需得多做一二,哪怕费些资粮却也划算。
孤鸿子笑答:“袁道友前番援手之德,本该厚报。然老朽身无所长,今日方稍报一二。”这老修言语真切、不似客套,目光转向康大宝时候,便又出声赞过:
“此城曾为公爷行在,道韵流转不息,日后必成修仙盛地。康掌门得此信重,将来前程,却是不晓得该如何光明。”
“晚辈百无一是、重明宗能有今日景象,却是受了公爷照拂之恩。”
于外人面前,康大掌门自不会从口里头吐出来大卫仙朝的半点儿不好。孤鸿子也无与前者多做客套的意思,只直言道:
“今日讲法算得一场,袁道友与老朽言,宪州阳明山处,还有贵宗诸多弟子。既如此,老朽也不好多做停留,待得袁道友此间事了,便就随他一道返往宪州。”
康大宝自然要劝:“怎好累得前辈如此奔波,还请稍歇些时日。”
“承蒙康掌门厚意,不过在下背上刻着债条,心头却难通泰,几百年来向来如此。”
听得孤鸿子如此言讲,康大宝便就不再劝讲,只交待一侧的袁晋下去好生将前者安顿。
同时也想着要不要让老二多留些时候,也好让如段安乐这等弟子单独向孤鸿子求法一二。
这念头甫一生出,即就成行,孤鸿子倒未想过袁晋在宣威城一停即是半载,却也不好食言。好在他于此城中养伤,重明宗不仅供给灵脉、甚至还赠来灵丹。
如此厚遇之下,如段安乐、康荣泉等门中翘楚得康大掌门授意,过来恭敬求法,孤鸿子倒也不吝得指点一二。
康大宝身为掌门,自然不会将教习弟子诸事尽都寄希望于外人身上。
这数月以来,照旧将春秋笔锷常伴身边,每有弟子从孤鸿子那边听过教导,便就又会召来身前、以教化之宝指明前路,也好令得一众弟子互为佐证,免得迷途于一家之言。
如此三月过去,这些弟子进益却是喜人十分。
康大宝又与孤鸿子备份厚礼,后者倒也磊落,并未推脱、坦然受之。
这却也令得康大掌门颇为放心,毕竟他是个敦本务实之人,后者那所谓“要报救命之恩”却不保险,真若到了钱货两讫的时候,却就还是灵石、灵珍更为实在。
孤鸿子与袁晋走后不久,门中能干弟子亦各奔四方,蒋青的伤势也是好转不少。
这日蒋三爷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