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找个老师(2 / 2)

加入书签

还用不着别人保护,你听我说完就知道了。”

林北不是在找保镖,他要找的第一个人就是老师。

按照时间推算,马上就要到了开学的日子,学生回到教室上课。

可是老金沟条件太艰苦,上学的孩子每人只需要五毛钱的课本费,一块钱的学费。

家里穷的饭都快吃不上了,哪里还有钱供孩子上学的,留在家里能帮着大人干点活。

学校四十多个学生,能收到的学费不到两成。

老师的工资每月只有二十块,另外再加三十斤口粮。

工资跟口粮都带回家,养活家里的老小,吃饭轮流去学生家里解决。

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难免会惹人烦,受别人的冷眼。

“老金沟以前老师,是从县城派过去,待了不到半年跑回县城,再也没了踪影。”

融合前世的记忆之后,这些都清晰记得,那会儿他没钱上学,只能趴在教室外偷听。

老师跑了不回来,孩子还天天站在村口等待,不管刮风还是下雨,连着等了半个月。

“复兴大业教育为本,山里的孩子不像城里,长大了能接替爹妈,进工厂里上班。”

林北深知没文化是真可怕,想要从大山里走出去,读书是最好的捷径。

“所以我想再请一位老师,去老金沟任职教书,除去原本的工资外,每月我以个人名义赞助二十块。”

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工资能有四十块,还能领三十斤口粮。

有句话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不信花了钱请不来老师,抓紧让孩子上学。

“你这人还真是个热心肠,每个月还要再掏二十块,你自已一家人怎么生活?”

赵燕大力称赞,刚认识的时候,林北抠抠搜搜的,无论做什么算计清清楚楚。

还以为他是个财迷精,此刻才知道错了。

年纪轻轻就能想到以后,把本不该是自已的责任,压在了自个儿身上。

思想境界的高度,都只能抬头仰望。

就拿秦家来说,开办轧钢厂本就没少赚钱,啥好事没干过,还想法设法克扣工人的那点工资。

“我有的是赚钱门路,再说了秦德怀不是急着想要送钱,马上我就成了万元户了。”

六七十年代的万元户,含金量不用多说。

许多家庭连一百块都拿不出来,资产能过万得什么人,简直不敢去想。

“回头我抓紧时间,找人把学校翻修一下,老师的事就拜托赵姐。”林北诚恳嘱托道。

还是头一次,用这样的语气说话。

“你都这么高的思想觉悟,赵姐肯定帮你找,找个德高望重的好老师。”

赵燕答应了下来,并且决定自掏腰包,解决孩子上学课本的问题。

“你说要找两个人,另外一个是什么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