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信仰的杂音(1 / 2)

加入书签

“海神”

的名声顺着洋流往南往北传,湄洲岛的香火气越来越旺,可烟火里渐渐掺了些怪味。

先是有人在赛场上嚼舌根,说林姑娘现在是海神了,总不能还住那间小木屋吧?“你看人家东海龙王,水晶宫多气派!

咱也该给林姑娘盖座宫殿,金砖铺地,珍珠当瓦,才配得上海神的身份!”

说这话的是个新来的渔民,刚从福建逃难过来,还没摸透岛上的规矩。

李伯当时就把烟杆往地上一磕:“盖啥宫殿?林姑娘住木屋咋了?她护着咱不是因为住得多好,是因为心里有咱!”

可架不住有人跟着起哄,还有人偷偷往祈愿台旁边搬石头,说要先打地基。

更让人窝火的是贡品的事。

以前渔民们来祈福,顶多带把新晒的海带、几条刚钓的鱼,意思意思就行。

现在不一样了,外地来的香客拎着整只的猪头、成坛的米酒往台前堆,还有人捧着银镯子、铜镜子,说是给“海神娘娘”

添妆。

这股风气一起来,就有人动歪心思。

阿福娘早上去祈愿台打扫,现昨天刚送来的半扇猪肉没了,旁边还丢着块啃干净的骨头。

“这是谁干的缺德事!”

她气得直跺脚,顺着脚印追到后山坡,撞见村里的二赖子正躲在树后擦油嘴,怀里还揣着块没吃完的肉。

“你这是作死啊!”

阿福娘抢过肉就往他身上砸,“林姑娘帮咱挡风暴、退海兽,你倒好,偷贡品!

就不怕遭报应?”

二赖子嬉皮笑脸的:“她是海神,还能缺这点肉?我帮着尝尝鲜咋了?”

这话传到林默耳朵里时,她正帮着修补被鲨鱼精撞坏的渔网。

“别气了。”

林默放下手里的麻线,“他要吃,就当喂狗了。”

可心里头终归不是滋味——这些人敬她,却也有人借着这份敬意为自己谋私利,这哪是信仰,分明是把她当成了能随便糊弄的泥菩萨。

更离谱的是外地来的道士。

那家伙穿着件洗得白的道袍,背着个画着八卦的布幡,一上岛就宣称自己是“海神座下的仙师”

,能代传神谕,还说要开坛做法,保大家出海时鱼虾满舱,不过得先捐“香火钱”

有几个不明就里的外地渔民还真信了,凑了些碎银子给他。

那道士装模作样地在祈愿台前摆了张桌子,烧符念咒的,嘴里念叨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引得一群人围着看。

林默听说时,正带着护海队检查渔网。

护海队是前阵子刚组的,由柱子领头,都是些年轻力壮的渔民,平时帮着巡逻港口、维护秩序。

“林姑娘,要不要咱把那神棍揍一顿?”

柱子攥着拳头,眼里冒火。

“不用。”

林默往祈愿台走,脚步不快,心里却亮堂得很。

她知道,这些杂音说到底,是有人把信仰当成了交易——觉得送了礼、磕了头,就该得到回报,甚至想借着“神”

的名头捞好处。

她没直接冲道士火,先走到祈愿台前,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贡品,有猪头、有米酒,还有几件看着就贵重的饰。

然后转过身,对着围观的人说:“大家来求平安,我知道是好意。

但我不是龙王,也不是菩萨,不用这些东西。”

她指了指大海:“我要的不是猪头,是你们每次出海都能记得收好渔网,别让垃圾污染了海水;我要的不是银镯子,是你们见着受伤的海鸟、搁浅的鱼,能伸手帮一把;我要的不是磕头送礼,是你们好好打鱼,好好护海,这才是对我最好的供奉。”

人群里有人点头,有人脸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