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编撰医典传医术(1 / 2)

加入书签

在望山村治理瘟疫的几日里,我现凡间的医疗水平远比想象中落后。

望山村的医师只能靠着几味常见草药熬汤,连最基础的经络认知都没有;其他村镇的修仙医师虽懂些仙法,却只擅长治疗修仙者的灵力紊乱,对瘟疫、邪力创伤等病症毫无经验。

更让人心急的是,百姓们缺乏基本的卫生常识,喝生水、乱弃垃圾、病死的牲畜随意丢弃在河边,这些都为疾病传播埋下了隐患。

“若只是暂时平息瘟疫,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百姓们依旧会遭殃。”

我站在望山村的田埂上,对身边的凌越说道,“我们得想个办法,从根本上提升凡间的医疗能力。”

凌越望着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沉思片刻后点头:“你的想法没错。

我们可以召集天界药仙与凡间优秀医师,共同编撰一部医典,将天界的灵力医术、邪力诊治之法,与凡间的草药经验结合起来,传授给凡间的医师与百姓。

这样即便日后再遇危机,他们也能自行应对。”

说做就做,我们当即分工:凌越返回天界,召集药仙阁的所有药仙,还特意请了擅长丹术与针灸的几位长老;我则带着药仙翁,前往凡间各大修仙家族与城镇,邀请经验丰富的医师——云渺宗的墨医师、药王谷的李大夫、胡氏家族的医长老等,都欣然应允。

不出半月,五十余名天界药仙与三十余名凡间医师便齐聚云渺宗的聚贤堂,《仙凡医典》的编撰工作正式启动。

聚贤堂内摆满了书架与案几,天界药仙们带来了天界的医经玉简,凡间医师则捧着厚厚的草药图谱,彼此交流时虽有差异,却都充满了热忱。

编撰过程中,天界药仙们详细记录下“灵力针灸术”

——以自身灵力催动银针,精准刺激经络,可治邪力创伤与疑难杂症;“清邪丹炼制法”

——用天界灵草与凡间草药配伍,能快清除体内邪力;“鉴邪诊断术”

——教凡间医师用简易的灵玉替代鉴邪镜,识别邪力引的病症。

药仙翁还亲自演示丹炉火候的控制,将天界丹术的精髓倾囊相授。

凡间医师们则贡献了毕生积累的草药经验:李大夫详细描述了凡间百余种草药的药性、采摘时间与炮制方法,比如甘草需春秋采摘,炙烤后止咳效果更佳;墨医师带来了自己绘制的《民间百病方》,记录了治疗风寒、腹泻等日常病症的土方法,简单易行,适合百姓使用。

我与凌越也时常参与其中。

我将青丘的“灵泉疗养术”

加入医典——用稀释的灵泉水配合灵力按摩,可滋养神魂,缓解久病体虚;还补充了狐族的“净化秘术简化版”

,无需九尾灵力,普通医师运转基础仙力便可施展,能清除轻微邪力。

凌越则从实战角度出,写下了“战场急救篇”

,讲解如何快止血、处理外伤,还补充了邪族武器造成的创伤治疗方法,毕竟凡间偶尔仍会遇到漏网的邪族散兵。

为了让医典更通俗易懂,我们特意请凡间最有名的画师,将针灸穴位、草药形态、丹炉火候、治疗步骤等一一画出,插图旁标注着简单的文字说明。

有一次,凡间医师对“灵力针灸”

的穴位定位存疑,凌越便亲自用灵力凝聚出人体经络图,我则在图上标注穴位,耐心讲解每个穴位的作用,直到所有人都明白为止。

经过三个月的日夜忙碌,《仙凡医典》终于编撰完成。

全书共分四卷,装订成四部厚厚的典籍:第一卷“基础医术”

,涵盖日常病症诊治与卫生常识;第二卷“瘟疫防治”

,详解瘟疫的成因、隔离方法与治疗药方;第三卷“邪力诊治”

,教授邪力识别与清除之法;第四卷“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