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能量桥梁与生命蓝图(1 / 2)

加入书签

“蔚蓝之心”认可了魏风的守护意志,开放了能量接口。然而,如何将这股来自远古的、性质未知的纯净能量,安全有效地输送给急需能量的林雪与“林渊之芽”,成为了横亘在希望之前的最后一道技术鸿沟。

魏风手持那枚已成为临时能量中转站的权限晶片,感受着其中流淌的、温和却磅礴的蔚蓝能量。这能量与他狂暴的炎龙之力截然不同,充满了秩序与生机,仿佛本身就是“活性”的某种体现。

“直接连接太危险了。”苏婉立刻警告,“‘蔚蓝之心’的能量层级和性质我们完全不了解,林雪和‘芽’的状态又极其特殊,冒然灌输,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他们需要一座“桥梁”,一个能够缓冲、转化,甚至初步“驯服”这股远古能量的装置。

时间紧迫,资源匮乏。苏婉、陈守义(通过远程连接)以及技术团队立刻投入了疯狂的计算与设计。他们利用废墟中搜集到的尚且完好的“守护者”遗产部件、塔林族飞船残骸中的生物能量调节器,以及人类自身最尖端的能量传导技术,开始拼凑一个前所未有的能量适配系统。

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与风险。每一次模拟运算都伴随着系统过载的警报,每一次尝试性的能量接触都可能引发小范围的能量逸散,灼伤操作人员。但没有人退缩,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唯一的希望。

与此同时,魏风则成为了临时的“能量容器”与“意志锚点”。他必须持续维持与“蔚蓝之心”的意志共鸣,确保能量流的稳定,同时还要用自身的力量小心翼翼地约束着晶片中那躁动的蔚蓝能量,防止其失控。

他如同一个站在湍急河流中,用身体撑起浮桥的巨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额角青筋暴起,体表的火焰不受控制地明灭不定,但他咬紧牙关,纹丝不动。

在能量桥梁紧张搭建的同时,林雪也在进行着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准备。她需要为“芽”规划修复的“蓝图”。

她无法像工程师那样绘制精确的图纸,而是通过深度共鸣,将她对要塞核心区域——尤其是能源分配网络和基础生态循环系统——的理解,转化为一种“生命感知模型”,传递给“芽”。

这并非具体的指令,更像是一种“目标”和“方向”的共享。她让“芽”“感受”到能量应该如何流动才能点亮黑暗,“感受”到空气和水源应该如何循环才能孕育生命。她将自己对“秩序”的理解,与“芽”那源自林渊母体的、对“生长”与“共生”的本能融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以“活性”为基调的、动态的修复蓝图。

“芽”的胚胎对这份蓝图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它不再仅仅是疲惫和饥饿,而是传递出一种清晰的“跃跃欲试”和“理解”的意念。它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将能量转化为“生长”与“结构”,林雪的蓝图则为它指明了具体的目标和路径。

经过数十小时不眠不休的奋战,一个简陋却凝聚了三个文明技术结晶的“能量缓冲与适配矩阵”终于搭建完成。它像一个由水晶、生物组织和金属线路纠缠而成的怪异祭坛,一端连接着魏风手中的权限晶片,另一端,则准备连接林雪与“芽”的共生体系。

“准备好了吗?”苏婉的声音带着疲惫与紧张,看向脸色苍白的林雪和光芒略显急促的“芽”胚胎。

林雪点了点头,将双手按在适配矩阵指定的接触点上。生态箱中的“芽”胚胎也伸出了更加凝实的暗紫色能量脉络,与矩阵另一端连接。

魏风深吸一口气,将意志凝聚到极致,沉声道:“开始!”

他引导着那蔚蓝色的能量流,如同引导着一条星光之河,缓缓注入了适配矩阵。

刹那间,矩阵亮起了刺目的光芒!不同文明的能量特性在狭小的空间内激烈冲突、磨合,发出令人牙酸的嗡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