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剿匪(1 / 3)

加入书签

时光犹如脱缰的野马,肆意奔腾,转瞬之间,三个月的光阴便在指尖溜走。在大安王朝的广袤版图上,这段日子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涌动。

原本备受期待的诗友会,那本应是文人墨客们以诗会友、共赏风月的雅事,却因大安王朝皇帝的骤然驾崩而化为泡影。京城上下沉浸在一片肃穆与慌乱之中,皇宫内外,太监宫女们神色匆匆,往日的繁华喧嚣被沉重的哀伤所取代。皇帝驾崩的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巨浪,整个王朝的权力格局面临着重新洗牌。

在这风云变幻之际,九皇子在温家和唐家等各方势力的暗中运作与支持下,顺利登上皇位。登基大典那日,皇宫金碧辉煌,却也弥漫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紧张气息。新皇身着华丽龙袍,头戴皇冠,迈着沉稳步伐走上登基台。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的文武百官,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礼炮轰鸣,钟声回荡,似乎在诉说着王朝的兴衰更迭。

与此同时,杜冷凌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影卫大都督的宝座。影卫大营中,他身姿挺拔地站在将士们面前,望着整齐排列的精锐部队,心中满是豪情壮志。他深知,这个职位不仅象征着无上权力,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他将成为新皇最坚实的护盾,守护王朝的稳定。

然而,在远离京城的山林深处,一个不安定的因素正在悄然壮大。屈志斌,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趁着王朝动荡的时机,放弃县令官位,带着一群死心塌地的亲信狗腿子,在一座地势险要的刍狗山上占山为王,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这座山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屈志斌在这里招兵买马,迅速扩充势力,将山寨打造得固若金汤。

屈志斌麾下有两位得力悍将,孙朋和陈野。孙朋身材高大壮硕,犹如一座移动的小山,他对枪炮极为精通,每次作战都能巧妙地利用火力压制敌人。陈野则生得眉清目秀,看似文弱,实则心思缜密,擅长谋略,是屈志斌的智囊核心。在他们的辅佐下,屈志斌的山寨日益壮大,成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唐家,作为王朝举足轻重的势力,还和屈志斌有不死不休的仇,自然不能对屈志斌的所作所为坐视不管。唐家家主唐启盛决定调动朝廷的精兵强将,对屈志斌的山寨展开围剿,以维护唐家的威严和朝廷的秩序。

这日,唐启盛将唐家上下的核心人物召集到议事厅。厅内气氛凝重,众人围坐在巨大的圆桌旁,表情严肃。唐启盛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目光中透着威严与忧虑:“屈志斌这贼子,竟敢在这乱世中兴风作浪,公然挑衅朝廷权威,若不加以剿灭,我唐家颜面何存?王朝的安稳又从何谈起?”

众人纷纷点头,却都面露难色。毕竟,屈志斌的山寨防御森严,且有热武器傍身,想要轻易拿下绝非易事。

就在这时,一直静静坐在角落里的宋欣瞳站了起来。她虽年仅六岁,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静与智慧。她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裙,眼神清澈而坚定:“家主,欣瞳愿挂帅带兵,前去剿灭屈志斌的山寨。”

众人闻言,不禁一愣,随即露出怀疑的神色。“一个六岁的孩童,怎能担当如此重任?这不是儿戏吗?”有人小声嘀咕道。

唐启盛却没有立刻拒绝,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宋欣瞳:“欣瞳,你可知此次任务凶险万分?那屈志斌的山寨可不是好对付的。”

宋欣瞳微微抬起下巴,自信满满地说:“家主放心,欣瞳虽年幼,但对此次行动已有几分把握。那山寨虽有天险地利,但并非无懈可击。而且,欣瞳还有独特的办法应对。”

唐启盛心中一动,他深知宋欣瞳绝非寻常孩童,平日里的种种表现都显示出她有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沉吟片刻后,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既然你有此决心,那我便任命你为此次围剿行动的主帅。希望你不要让唐家失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