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英雄终章(三)(1 / 5)
圣因师太飘身下台时,宋方阵营中响起一片由衷的喝彩,明教弟子更是敲着腰间弯刀,呼喝声震得江面上的水汽都似在颤动。
两人的这场较量一波三折,将今日擂台的气氛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经此一战,明教声威更盛,而全真教虽败一阵,丘处机坦然认输的气度亦赢得了尊重,并未损及玄门正宗的威望。
小龙女见圣因师太望来,清冷的眸子里泛起一丝浅淡笑意,微微颔首。
她虽未刻意传授剑法,却也乐见这“玉女素心剑”的意境能在抗蒙大局中派上用场。
杨过握住她微凉的手,传音道:“龙儿,圣因师太心思通透,只是这般将古墓剑法摆上台面,怕是会引姆拉克那老鬼多加留意。”
小龙女轻轻“嗯”了一声,目光扫过蒙古观礼台。
姆拉克依旧闭目养神,阿其那则俯身对忽必烈低语。
待台下声浪稍平,一灯大师与公孙止便继续主持大会议程。
公孙止已清了清嗓子,“下一场,叁拾壹号,宋方朱子柳,对阵叁拾贰号,蒙古巴彦!”
这声宣布让台下议论声稍歇。
朱子柳乃“南帝”一灯大师座下高徒,一手“一阳指”出神入化,更将书法意境融入武功,当年在襄阳英雄大会以判官笔大战霍都,江湖中声名赫赫。
而那巴彦,却是蒙古阵营中极少露面的角色——此前两轮比试,他皆是一合便胜,出手时只用一双肉掌,掌风沉猛如雷,却从未有人见他使出过第二招。
朱子柳身着青衫,手持两支三寸长的判官笔,缓步走上擂台。
他面容儒雅,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登台时还不忘向一灯大师方向躬身行礼,姿态从容不迫。
而巴彦则从蒙古阵营后排走出,此人身高八尺有余,膀大腰圆,一身玄色皮甲紧绷在壮硕的身躯上,脸上刻着三道深可见骨的刀疤,从左额斜跨至右下颌,显得格外狰狞。
他走上擂台时,每一步都踩得木板“咯吱”作响,一双铜铃般的眼睛死死盯着朱子柳,仿佛在看一块待宰的肥肉。
“宋狗,听说你会用小笔写字?”巴彦开口时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蒙古口音,“今日便让你见识见识,我蒙古勇士的拳头,比你那破笔厉害多少!”
朱子柳闻言不恼,反而温声道:“阁下既习武道,当知‘武’字重在‘止戈’,而非逞凶。”
“阁下若愿点到为止,朱某自会留手;若阁下执意要分生死,朱某亦不惧一战。”
“哈哈哈!”巴彦狂笑起来,笑声震得擂台边缘的绳索都在晃动。
“止戈?等我打碎你的骨头,看你还能不能说这两个字!”
公孙止见二人话不投机,也不再多言,挥袖道:“比试开始!”
话音未落,巴彦已如猛虎般扑出,右拳带着呼啸的风声,直砸朱子柳面门。
这一拳势大力沉,显然是将某种横练硬功练到了极致。
朱子柳早有防备,身形一晃,如风中杨柳般向右侧避开,同时左手判官笔“唰”地刺出,直指巴彦拳头上的“少海穴”。
这穴位乃手臂经脉要冲,一旦被点中,整条手臂便会酸麻无力。
巴彦却似浑然不觉,拳头依旧向前猛砸,竟任由判官笔点在自己腕上。
“叮”的一声脆响,判官笔仿佛刺中了精铁,不仅未能刺入,反而被一股反震之力弹开。
朱子柳心中一惊:“这硬功竟已练到‘刀枪不入’的境界?”
不等他细想,巴彦左拳已接踵而至,拳风更胜先前,直逼朱子柳胸口。
朱子柳不敢硬接,身形连续后退,手中双笔舞动如飞,在身前织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笔网,专挑巴彦关节、穴位等硬功难及之处刺去。
他的“一阳指”本就以精准见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