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肉体坚韧朱允炆(3 / 7)

加入书签

    尽管发电效率很低,但这十几座小型水电站还是能带动十辆电车和紫禁城的电灯。

    大明朝的疆域虽然是历朝历代最大的,但资源始终是有限的。

    清洁能源,是朱高煦对此界大明发展定下的能源道路。

    水力、风力,甚至日后的太阳能,这些才是朱高煦的追求,毕竟他们都死了,等个几百年都不带老的,发展清洁能源刚好。

    “我大明朝的疆域那么大,哪怕有千万人,恐怕也能轻松生活其中。”

    华光之中,朱元璋抚须笑着,朱高煦点了点头。

    六次增长过后,大明的疆域只比后世的新疆小一点,况且此界人种植作物只是满足口腹之欲,不吃也不会饿死。

    加上这片土地有六成是平原,大小河流二百多条,发展清洁能源十分合适。

    人间的太学在研究,地府的太学也在研究。

    一百年不行就一千年,一千年不行就一万年,反正他们有的是时间。

    这样想着,十年时间也在一点点的过去。

    朱高煦除了关键时刻指指点点,其他时候都是把事情交给老朱做,毕竟对于工作狂老朱来说,没事干才是对他最大的折磨。

    在朱元璋的组织下,近二十万此界百姓都参与到了劳动之中。

    十年时间,一百多里的环京铁路铺设完毕,兴修水电站三十余座。

    除此之外,一辆敞篷内燃机卡车也被发明出来。

    老朱家六个人,一人抬一个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华光降临的时候,将这辆时辰速度四十几里的卡车接引到了皇帝岛。

    卡车出现后,朱瞻壑担任司机,刘邦和嬴政、李世民坐在副驾驶和后排,其余皇帝要么等下一班车,要么就是坐在车厢里,紧紧抓着扶手。

    “要是我的大唐有这东西,什么东洲、北洲、西洲……都是我大唐的!”

    “我大汉也一样!”

    “说的好像我大秦不一样似的。”

    驾驶室内,嬴政、李世民、刘邦三人拌嘴,李世民对驾龄六十年的老司机朱瞻壑询问道:

    “这卡车,每日能跑多少里?”

    “嗯?”朱瞻壑嘴角叼着牙签,闻言一边丝滑转动方向盘,一边回答道:

    “汽油足够的情况下,每天能跑四百里左右,满载只能跑三百多里,能满载五千斤货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