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第七片叶没写完(2 / 3)
在光中漂浮。
第七天午后,阳光斜洒进客厅,周慧敏翻动她的手机,动作迟缓却专注。
她看到那一页未完成的句子,停了很久。
然后,她颤巍巍地拿起一支新绿蜡笔——不知从哪找来的——在页面最下方,一笔一划写下:
“野野,没说……也是……话。”
字歪斜,断续,像走累了的人,每一步都踩在虚空中。
林野站在她身后,没出声。
她望着那行字,忽然感到喉咙深处涌上一阵酸涩的热流——不是哭,也不是笑,而是一种沉埋多年的重量终于松动的感觉。
她想起十岁那年,她在房间角落默默流泪,母亲冲进来吼她“有本事就哭出声啊”,可那一刻,她连抽泣都不敢,只能死死咬住嘴唇,任眼泪一颗颗砸在地板上,像被堵住的泪雨。
原来,那些没能发出的声音,一直都在。
她慢慢走回书房,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取出那本从未示人的《荆棘摇篮》手稿。
封面空白,封底写着“野野写的”四个字,是母亲尚能认人时留下的唯一墨迹。
她的手指抚过扉页,那里曾用绿蜡笔写着一行献词:“献给所有没被好好爱过的孩子。”
纸张在手中微微颤抖。
心口的荆棘纹身忽然发烫,却不似从前那般刺痛,反倒像有什么东西,正从根部缓缓苏醒。
林野的手指仍停留在陶罐粗糙的边缘,指尖沾了一点湿润的绿泥,像是从某段深埋的记忆里打捞上来的残迹。
她没有擦去,任那抹绿色在皮肤上干涸、结痂,像一道不愿愈合的旧伤。
她将陶罐轻轻挪到打字机上,正中央的位置。
阳光斜照进来,在金属外壳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痕,恰好掠过罐口那一圈螺旋纹路,仿佛时间终于为沉默镀上了金边。
这不再是一个盛水的容器,也不是母亲疯癫时涂抹的玩具——它是某种祭坛,供奉着那些说不出口的、写不完整的、烧不尽的言语。
她退回书桌前,目光落在《荆棘摇篮》手稿上。
封面依旧空白,但封底那句“野野写的”却像一颗埋进泥土的种子,悄然生根。
她忽然明白,这本书从来不是为了控诉,也不是为了求救;它只是存在过,如同她的疼痛、她的逃避、她每一次在深夜睁眼时听见心跳如鼓的存在。
她撕下扉页的那一刻,并没有预想中的撕裂感。
绿蜡笔的字迹在纸面微微晕开,像一场迟来的雨浸润了干涸的土地。
“献给所有没被好好爱过的孩子。”这句话曾是她的旗帜,是她在黑暗中举着的火把,照亮自己也灼伤自己。
可如今,她不再需要以伤痕为勋章。
她折纸的动作很慢,每一道折痕都像是在抚平一段执念。
方寸之间,字迹蜷缩起来,如同一个终于肯闭眼安睡的灵魂。
投入陶罐时,水面轻轻一颤,墨色缓缓晕散,如雾如烟,似语还休。
她看着那团绿色沉下去,不再挣扎,也不再追问是否被看见。
窗外,山茶静默。
第七片叶的断裂处仍清晰可见,像是命运刻下的一道记号。
风穿过阳台,吹动叶片边缘微小的锯齿,发出几乎听不见的沙响,像一句欲言又止的低语。
夜里,她梦到了一片无垠的野地。
白花连天,茎秆纤细却倔强地挺立。
她站在中央,手中握着半支绿蜡笔,笔身磨损,末端参差,像是被人反复使用又反复折断。
她低头想写字,胸口忽然发烫——荆棘纹身在那里跳动,不再是刺痛,而是一种熟悉的搏动,如同第二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