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我不再是容器(3 / 3)

加入书签

起三年前那个雨夜,这个Id第一次出现在“档案馆”评论区:“姐姐,我吞了药,但我不敢死,因为没人会记得我。”她回了整整两小时,一字一句把人从悬崖边拉回来。

后来范晓芸成了最忠实的读者,每天打卡报平安,说林野是她“唯一能呼吸的空气”。

可正因如此,她才更不能继续扮演那个无所不能的“姐姐”。

她没有回复,只是关掉消息界面,打开一个全新的文档。

光标在空白页上闪烁,像一颗重新跳动的心脏。

她敲下标题:

《我不是你的影子》

字落下的一瞬,心口的银痕忽然流转起微光,如同月光滑过湖面。

没有痛,没有刺,只有一种久违的、属于自己的重量落回体内。

第二天清晨,林野提着一盏旧灯走进“档案馆”。

这是她父亲留下的遗物,他曾说:“光不是为了照亮别人,是为了让你看清自己。”她在入口处挂上一块手写木牌,字迹清晰而坚定:

“这里不提供救赎,只提供倾听。”

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台阶上,老馆长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外。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外套,手里拎着一篮新鲜橙子,看见告示,微微一笑,朝她点了点头。

那眼神里没有责备,也没有惋惜,只有一种近乎慈悲的理解。

手机又震了一下。

江予安的消息:

“范晓芸进了医院,但她妈妈终于去陪床了。”

林野望着记忆墙上那些贴满读者留言的卡片——曾经她以为这些是她的价值证明,如今却像一面面镜子,照出她曾如何被当作容器、祭坛、神像。

她轻轻抚过其中一张:“谢谢你让我敢哭出声。”

她闭上眼,低语:“我的痛,该还给我了。”

而在城市另一端的病房里,范晓芸躺在雪白的床单上,手臂扎着输液针,手里却紧紧攥着一本翻旧的《荆棘摇篮》。

她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嘴角微微扬起,喃喃道:

“姐姐……你终于,可以好好活着了。”

网络的潮水却已悄然涌动。

第四十八小时,热搜榜首悄然浮现三个词条,交替刷屏——

#林野黑影是真是假#

#她是不是精神分裂#

#我们能不能没有她#

无人知晓,那晚火焰中浮现的无数张脸,究竟是幻觉,还是某种更深的真相正在浮出水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