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三封书信(1 / 2)

加入书签

岳飞在襄阳军营中只待了三天,便返回永安了。

在这三天里,张富和他食同桌,寝同床,可以说是寸步不离。

二人从率军打仗谈到军中纪律,又从征募兵卒聊到日常操练,还从蜀国局势聊到下一步的用兵建议……

可以说是无话不谈,无话不聊。

也是在这几天更深一层的交谈了解中,张富现岳飞不仅有着独特的训练方法,还有着非常敏锐的战略眼光。

岳飞甚至提出了一个和法正之前几乎一样的策略:“我们完全可以先不管南郡的仲军,不要被孤军深入的仲军牵制太多的兵力和注意力。

仲军看似是在荆州扎了一根钉子,实则是孤军深入,江陵东南两面环江,西北两面分别被我们和荆州军包围着。

只要时间久了,仲军一定会先坚持不住的。”

张富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些言论,在江陵刚失守的那几天,法正就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他当时说:“看似仲军来了一招釜底抽薪,盘活全局。

实则仲军是万般无奈之下的垂死挣扎罢了!”

这也从侧面反应出来,岳飞本人的战略方向是完全一流的。

而且岳飞还提出了未来十年之内,蜀军下一步南方特别是荆州方面的战略方向:“分为两步走,第一主要还是跨江北上,将两岸连为一体。

特别是要将新野和上庸紧紧握在手里。

新野作为荆州北岸的屏障,也是跨江北上的第一站,是肯定要拿在手里的!

而上庸地理位置特殊,既可以北上汉中,也可以顺着汉水而到荆州。

若上庸在自己手里,则可以四面支援;但相反,若是上庸落入敌军手里,己方可能被直捣黄龙,反而处处受制。

第二步则是蚕食荆南,荆南四郡构成复杂,有许多其他民族的土着,刘表对于荆南四郡的管理也不够深,再加上荆南守军也不多,可以逐个击破,慢慢将荆南也收入囊中!”

岳飞的想法,和张富基本上不谋而合。

特别是蚕食荆南这一点,张富作为后世人,他知道在不久以后荆南四郡都会各自独立,完全脱离刘表的掌控。

但这四郡的太守皆是三流人物,没有什么本事,一个偏师就可以彻底收复!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一是和刘表还是盟友,现在还不能明目张胆去翻脸呢。

二呢就是蜀国现在兵力不够,国力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军团作战。

其实,第二点才是主要的原因,即使去一支偏师也至少要三万人才能收复荆南四郡,现在的蜀国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兵力。

要是真有着兵力,张富直接拿下襄阳,强攻江陵了!

这也是张富重用岳飞,且让岳飞亲自负责招募士卒,训练士卒的根本原因!

按照现在的局势正常展下去,这个十年计划,可能在第五年时候就能差不多实施并完成了!

在三天后,张富依依不舍地和岳飞告别,毕竟岳飞还有重任在身,张富也不能强留在襄阳。

临别时,张富亲自出营送岳飞十里。

最后在岳飞再三恳求下,张富才驻足不再往前。

反而是从怀里拿出一封亲笔书信,告诉岳飞:

“你回去之后,将这封信交给严颜,我在信中已经和他说清楚了。

虽然他比你官职大,但也不会过多干涉你,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招募、训练兵卒。

如果仲军对秭归用兵,还需要你为老将军出谋划策,共同御敌!”

张富已经事无巨细地将一切都安排好了,岳飞再次拜道:“太子苦心孤诣,岳飞定不辱使命!”

辞别之后,便骑上白龙驹,手提沥泉枪,向前方走去。

张富直直看着岳飞的身影消失在视野里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