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黄金台(2 / 2)
时,范仲淹满面春风向张富走来:“臣见过世子!”
“范卿觉得此人怎样?”
范仲淹不吝赞美之词:“才思敏捷,为人耿直,是个不可多得的良臣!”
“哈哈哈,那好,就让他当你的副中正,来协助你考核贤才怎样?”
张富觉得这个官职挺适合费诗这样耿直之人,至少不会徇私舞弊,也可以帮助范仲淹!
“世子不亲自考察一下吗?”
范仲淹也是一惊,没想到这世子只听了自己两句话便给封个高官,是太过草率了,还是太过信任自己。
“不必了,我相信你!”
范仲淹可不知道张富不仅熟知每个人的历史,还有个洞悉人能力的系统。
范仲淹也不再推辞,带着费诗前来谢恩。
看着费诗那兴高采烈的样子,张富知道万事开头难,求贤最难的地方他渡过去了!
第一个登上黄金台的人考核通过,直接被封为副中正,他并没有什么显赫家世、和担任大官的亲戚,就是凭借自己的才华一跃龙门,平步青云。
这件事在张富的悄然授意下,大传特传到各地,本来对黄金台有所不信任的人彻底相信了汉中王这次是认真的!
和商鞅徙木为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没过几天,便迎来了第二位登上黄金台之人。
张富第一时间赶来时,他正在跟范仲淹讨论兵法。
这倒是引起了张富的好奇心,看了他的信息:李恢,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氏……
这个李恢,张富也不陌生。
虽然刘备入蜀时便投奔了刘备,但那时还不显山漏水。
直到跟随诸葛丞相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郡太守。
作为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战后积极调配南中物资,有效地支持了蜀汉政府的财政。
而且他还有个好侄子叫李球,任蜀汉羽林右部督。
邓艾偷渡阴平直袭成都时,随卫将军诸葛瞻战死于绵竹,成为了蜀汉最后为数不多的脊梁,为后人传颂!
“查询下李恢数值!”
“叮,李恢:武力8o,统率84,智力75,政治75。”
和黄权一样,是一个四维都比较上等的全才,黄权若是更偏向于文治方面,李恢就是更偏向武功层面,毕竟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战功!
张富便封李恢为杂号将军,待有战功再进行提拔。
李恢也已经很满意了,当即叩谢大王,叩谢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