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五)(1 / 2)

加入书签

沈阳,铁西区,郑宁宁家。

当郑宁宁发出“马奔”这医一声惊呼的时候,郑父定睛朝电视看去,顿时抽了一口冷气:“好像是他马奔,他怎么上电视了?”

郑母揉了揉眼睛,确认再三:“好像……真是他……”

和从前马奔的沦落潦倒的穷酸样比起来,此刻电视上的马奔温文尔雅,面若冠玉,还真有点从容淡定的书生风范。

郑父:“这个马奔,好像挺帅气的,虽然个头不高。”

郑母说:“天天向上节目的人都是明星,除了何炯,谁不是一米八十以上个头,马奔和他们比起来是差了些……”说到这里,她立即骂道:“什么马奔,肯定不是。马奔那废物我还不清楚,又有什么能力上电视,真有那本事,也等不到现在,应该是一个和他长得像的人。你什么眼睛,瞎子吗?”

郑父一向害怕老婆,不敢反驳,连连点头:“是是是,世界上长得像的人多了,小说里还有石中玉和石破天呢,搞不好是巧合。宁宁,你说是不是,宁宁……”

郑宁宁却一句话也不说,只拿眼睛死死地看着前方。她和马奔恋爱长跑多年,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对彼此的体貌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按照现在的说法,早已经是事实上的婚姻。马奔一出场,走上几步,就已经被她认出来。

她一颗心脏砰砰地跳个不停,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该说什么。

郑父:“看电视,看电视,看看究竟是不是马奔。”

天天向上节目继续,很快进入炫富的环节。网络作家们的高额稿费,让一家三口听得大为震撼,尤其等杨华说到年入一两千万的时候,郑母更是吓了一跳,忍不住道:“就在网络上写点穿越重生乱七八糟的,就能年入几千万,怎么可能?”

郑父撇了撇嘴:“都上电视了,还能有假,电视台如果乱报道,那是要负责任的。现在是什么年代,网络时代,很多东西和以前不一样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出现了新鲜事物多了去,如果老百姓还赚不到钱,不是白改开了嘛?:”说到这里,他又对老婆感慨:“年入千万得多有钱啊,这么花得完?一天一包中华香烟,顿顿铁锅炖大鹅也用不了几个钱。一天一瓶茅台,身体也扛不住啊。”

“一天一瓶茅台,那不成酒蒙子,迟早死在大街上。”老一辈东北人喜欢喝酒,每年冬天都有人已经喝酒醉卧街头,然后被冻死。郑母忽然悠然神往:“如果我有那么多钱,先在三亚买套别墅养老,天天芒果荔枝,这沈阳我是呆腻了。”

“谁说不是呢,这地方太冷了,海南岛多好了,阳光沙滩,美得很。”郑父感慨:“我活了一辈子,最远就去过鲅鱼圈,亏死了。老太婆,除了别墅,我还得买辆帕萨特,跟祁公子那辆一样。”

郑母唾了丈夫一口:“什么帕萨特,没出息的东西,得上A6子才有派头。”

郑父:“对对对,得上奥迪,黑色的,还得是四驱。”

郑母:“海南岛又不下雪,四驱没用,浪费那钱做什么?”

夫妻二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旁边的郑宁宁尖叫:“别说了。”

郑母还在唠叨:“我还不会游泳呢,等到了三亚,老郑,你得教我。”

郑母:“我来教你。”

郑宁宁叫声更大:“别说了,让你们别说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郑母不高兴:“你这孩子,还不兴我和你爹畅想一下美好的生活,真以为那人是马奔?”

郑宁宁:“就是他,就是他。”

郑父看母女俩要吵起来,忙插嘴:“就是长得像马奔,你没看电视里介绍说他叫东海海东青吗,姓海,又不姓马。你们不知道世界上有海这个姓氏吗,鹿鼎记里就有个海东青。”

母女俩忽然同时叫:“安静,别说话。”

原来,轮到东海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