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61章 陈平安身上的米粒小人;阿良当年的嘴巴子…(2 / 5)
bsp;不多久,这周矩一路小跑已经离开了七八里的路程,来到了一处山坡之上,紧接着哈哈大笑:“真的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
他周矩,在陈平安的身上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他周矩,也不是一般的读书人。
周矩也可以说是周矩然。
他虽然只是观湖书院的一个贤人,但哪怕是崔明皇这般宝瓶洲的大君子,也不敢轻视他周矩。
不单单是因为周矩的儒家修为不能小觑,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以前是一位贤人,晋升了君子,却又曾从君子之境被硬生生打回贤人这般酣畅经历。
而是因为他周矩能够看到某些圣人都看不到的景象,这也可以说是天赋异禀。
学宫圣人曾经也嘱托过观湖书院的山长,要小心呵护周矩,绝不能让周矩误入歧途。
其实在周矩的眼中,他看众人有着两副面孔。
一副是平常的面孔。
而另一副则能映出众生百态。
所有的修行之人,尤其是儒家门生身上,都会蕴含着一股特别的精气神。
而这些精气神在周矩的眼中,能具象化展示出某些奇异景象,犹如米粒大小亦或者指甲盖大小的小人,出现在周矩所观之人的身上某处,又或者是气府之中。
比如一个看似朝气蓬勃的书院贤人,他的小人形象却是,步履蹒跚,面容枯槁的老者。
又有着一位看似古板、治学严谨的夫子,但是他的脑袋上却漂浮着浓妆艳抹的飞天美人。
还有一位死气沉沉,看起来下一刻就要睡着的山中夫子,而他的气府中却是一个佩剑大人的小人,在不断豪迈游走。
周矩曾经见过书院中的一位贤人。
那位贤人满口仁义道德,讲述儒家经典时可谓口吐莲花、妙不可言。
但周矩却能看到,这位贤人的肩膀上满是彩蝶,透着浓浓的烟粉气,甚至还有一柄沾了蜜的锋利飞剑在胡乱飞掠。
这般“锋利飞剑”,自然对应着他口中管不住嘴、爱说闲言碎语的毛病。
周矩本就看不惯这种人,却也秉着尊师重道的心思一直忍耐,直到有一天,这人在山崖书院被摘掉“七十二书院之一”的头衔后,当时传言齐静春生死道消,山崖书院千里萧条、门庭冷落,一文香火几近凋零。
那位贤人竟公然落井下石,大肆批评齐静春的经学文章是沽名钓誉之辈。
这位贤人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想趁机博取某些老夫子的欢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