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59章 (大章)儒家贤人——周矩!(3 / 4)
方擅自闯入,本就不合江湖规矩。
不过他身旁的夫人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宋凤山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他清楚对方拳头硬、不好惹,虽行事无礼,但他只能受着。
这时周矩继续开口:“小重山韩氏子弟韩元善,可在山庄中?”
宋凤山听到这话,压下心中怒气,缓缓道。
“不巧,韩元善昨天还在山庄,今日却已离开,具体去了哪里我也不知,他或许临时起意,去游历大好河山。”
周矩闻言,也笑了笑:“哦,原来如此。可韩元善身为梳水国进士,既读儒家之书,便是我儒家门生,却私下修习魔道功夫,还居心叵测,祸害一国社稷。我今日来,便是要带他前往观湖书院受罚。”
周矩说到这里略微顿了顿,目光直勾勾盯着宋凤山,继续道。
“宋凤山,我不以书院闲人的身份说教你,只以周矩个人身份劝你一句。”
“悬崖勒马犹未晚,亡羊补牢不算迟,莫要做些丧尽天良的恶事,到那时,谁都保不了你。”
宋凤山听到这话,仿佛没听见一般,手肘抵在椅子扶手上,单手托腮,就这么歪着脑袋,笑眯眯看着这位观湖书院的读书贤人。
而与此同时,宋凤山也有意无意地看向周矩腰间的玉佩。
这玉佩可不是简单的装饰。传言那些贵不可言的夫子先生们,只要每次离开书院奉命行事,腰间都会悬挂一枚书院圣人赐下的玉佩。
这玉佩有一个极好的功能,那就是记录一路所见所闻和自身言行,一是为了行事光明磊落。
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玉佩的存在,宋凤山自然也敢说上几句。
宋凤山这般态度,可谓无理至极。
年轻妇人见此情景,心头一紧,立即笑着打圆场,起身来到周矩面前,行礼后微笑道:“若韩元善真如先生所言,我剑水山庄自会秉公行事。义之所至,必定全力帮衬书院,擒下此人。”
周矩看着这妇人,突然眯了眯眼,随即沉声道:“若非你早已断了长生桥,哪有机会站在我面前大言不惭?”
“否则,你的下场不比那韩元善好到哪里去!魔道中人在江湖兴风作浪,自有侠义之士锄奸,可若敢祸害一国江山社稷,到那时,我书院定会赐其一个‘死’字,你可懂?”
宋凤山听到这话,顿时冷哼一声,死死盯着周矩:“跟我妻子说话,你最好客气些!”
“夫君,你别闹。”
妇人突然转身,轻声低呼,看着宋凤山的眼中满是急切。
宋凤山见她这般模样,最终叹息一声,身体向右仰在椅背上,不再说话。
也就在这时,那梳水国四煞之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