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石榴花镇骨(1 / 8)
榴花镇骨
清末的六月,湘西榴花镇被一场黏腻的梅雨裹着,漫山遍野的石榴花却开得疯魔,朱红的花瓣沾着雨珠,像泼在绿绸上的血,顺着山势往下淌,连镇口的青石板路都被染得发暗。
李承道的青布道袍下摆早被泥水浸得沉重,他手里握着半块断裂的桃木剑,剑穗上系着的铜铃偶尔晃一下,却没半点清脆声响,反倒透着股死气。身后跟着的林婉儿,背着个鼓囊囊的药囊,药囊边角绣着的石榴花纹,被雨水泡得发灰——那是她入门时李承道亲手绣的,说石榴花能止血,也能镇邪,可此刻她看着路边石榴树上垂落的花瓣,只觉得胃里发紧。
最年轻的赵阳,手里还攥着个刚买的糖人,糖人脸上的笑容早被雨水冲花了。他凑到李承道身边,声音压得低低的:“师父,这镇子怎么连个人影都没?明明是晌午,却静得能听见花瓣掉在地上的声音。”
话音刚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巷口传来,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抬着副空担架,脸色惨白地往镇东跑。为首的管家模样的人,腰间挂着块翡翠玉佩,玉佩上沾着点暗红,像是没擦干净的血。他看见李承道三人,脚步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慌乱,又立刻转为急切:“你们是外来的道士?能不能帮个忙?周老爷的独子不见了,在镇东老石榴林里,只找着块染血的玉佩!”
李承道的目光落在管家腰间的玉佩上,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染血的玉佩?可有其他踪迹?”
“只有几片石榴花瓣!”管家的声音发颤,伸手从怀里掏出块方帕,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躺着枚白玉佩,玉佩边缘缺了个角,缺口处的血迹已经发黑,旁边散落着三片石榴花瓣,花瓣上的血渍渗进纹路里,像天然长在上面的红斑。“这花瓣,跟镇上郎中方先生用来止血的一模一样,可老林里的人都说,是‘榴花煞’索了少爷的命!”
林婉儿凑近看了眼花瓣,指尖刚碰到,就觉得一阵寒意顺着指尖往上爬。她小声对李承道说:“师父,这花瓣不对劲,正常的石榴花止血时会带点清苦气,可这花瓣,闻着有股……腥气,像血放久了的味道。”
赵阳也凑过来,刚要说话,就听见巷尾传来一阵铃铛声,一个穿灰布长衫的人提着个药箱走过来。那人约莫四十岁,面容苍白得没半点血色,嘴角却总是勾着笑,手里药箱上贴着张黄纸,纸上写着“方记药铺”四个字,纸角还沾着片干石榴花。
“是方郎中!”管家像是见了救星,连忙迎上去,“方先生,周少爷的事您知道了吧?那玉佩旁的石榴花,是不是跟您用的一样?”
方鹤堂的目光扫过管家手里的方帕,笑容不变,眼神却冷了几分:“镇上的石榴花都是野生的,模样自然差不多。只是‘榴花煞’索命的传说,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不听话的人往老石榴林里跑。”他说着,从药箱里掏出个纸包,递给管家,“这是石榴花末,拿回去撒在老林入口,能挡挡邪气。”
李承道盯着方鹤堂递纸包的手——那双手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指缝里却藏着点暗红,像是没洗干净的血痂。他突然开口:“方郎中,听说失踪的周少爷,之前曾找你看过病?”
方鹤堂的手顿了顿,转头看向李承道,笑容里多了丝探究:“这位道长消息倒是灵通。周少爷前几日流鼻血不止,找我开了两副药,里面确实加了石榴花末,毕竟这花止血最管用。”
“可我听说,前几个失踪的人,也都找你看过病,病症都是流鼻血或外伤?”林婉儿追问,她注意到方鹤堂的药箱缝隙里,似乎露出了半截纸条,上面隐约能看见“六月初七”的字样。
方鹤堂的脸色终于变了变,却很快又恢复如常:“榴花镇湿气重,流鼻血、生外伤的人本就多,我是镇上唯一的郎中,他们不找我找谁?”他说完,提着药箱就要走,“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