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撑不住了冒险吧(3 / 3)
备车,挑最壮的伙计,把后院那几车‘杂货’搬出来——记住,灯笼都罩上黑布,天亮前必须出城门。”
伙计们蹑手蹑脚地忙活起来,麻袋里的铁器相撞出闷响,被刻意放轻的脚步声在院子里荡开。
王掌柜看着那袋银子,又看了眼账本上的亏空,狠狠吸了口烟,烟锅里的火星亮得吓人——这趟险,他不得不冒。
夜黑风高,马车碾过石子路的声响被刻意压低。
晋商的伙计们屏着呼吸,将藏在“杂货”
下的盐铁小心护住,顺着汉子给的河道悄无声息地划行。
水面泛着冷光,只有船头微弱的夜灯照着前路。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马车终于抵达约定地点。
交接的汉子清点完货物,将另一半银子甩给王掌柜,咧嘴笑了:“痛快!
王掌柜果然有手段。”
王掌柜接过银子,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直到看着对方的队伍消失在关外,才长舒一口气,额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滑下。
“走,原路返回,动作快点!”
回程的马车载着空麻袋,颠簸在晨光里。
伙计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有人忍不住嘀咕:“没想到这么顺,一点岔子没出。”
王掌柜瞪了他一眼:“少废话,没到地头就不算完。”
话虽硬,心里却像卸下块巨石——这趟成了,账上的亏空能填一半,至少能喘口气了。
马车刚进城门,他便叫人去打了壶热茶,捧着杯子的手还在微微颤。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茶水上,泛着细碎的光,王掌柜抿了口茶,喉结滚动,第一次觉得这茶水竟如此甘甜。
王掌柜的头趟走私成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在晋商圈子里传开。
起初还有人犯怵,怕撞在官府的刀口上,可看着王掌柜悄悄添了新铺面,账房里的银子堆得冒尖,终究按捺不住。
李掌柜找了个雨夜,让伙计把铁器裹在布匹里,借着送“嫁妆”
的名头混出了城;张东家更活络,买通了守关的老兵,每回过关都往对方手里塞个沉甸甸的荷包,车辙里藏着的盐巴便混过了盘查。
这些事做得极为隐秘,白日里大家照旧在茶馆里喝茶谈生意,袖口下却藏着写满暗号的纸条;夜里则换上短打,跟着马车在山道上疾行,灯笼都用黑布罩着,只漏出一线微光。
倒也不是没出过虚惊。
有回赵掌柜的车队撞见巡夜的兵丁,吓得他差点滚下车,幸好伙计机灵,说车上拉的是给山神庙重塑金身的木料,兵丁懒得细查,挥挥手放了行。
回府后,赵掌柜瘫在椅子上,冷汗浸透了中衣,可过了几日,摸着新赚的银子,又忍不住盘算下一趟的路子。
关外的需求越来越大,晋商们的胆子也越壮了。
他们甚至凑在一起商议,轮流打通关节,谁的门路硬,谁就多担些风险,赚来的银子按股均分。
夜里的山道上,马车轱辘声此起彼伏,像一群偷食的夜鼠,在月光下穿梭不停。
官府并非毫无察觉,只是边关事多,一时顾不上细查这些“小动作”
;再者,有些官老爷的私库里,也悄悄摆上了从关外换来的稀罕物——那是晋商们“孝敬”
的,用盐铁换来的皮毛和玉石,光滑温润,让人爱不释手。
于是这偷摸的生意竟安稳做了小半年,没人捅破那层窗户纸。
晋商们揣着越来越鼓的钱袋,夜里做梦都能笑醒,只盼着这日子能久些,再久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