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赵昰称帝,改元景炎(2 / 2)

加入书签

们也太乐观了。

没那么多以后了。

韩复来继续写。

【原来。】

【当日陆秀夫、张世杰带着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及杨太妃从临安逃出后,首先逃到了相对安全的婺州。这里是浙江腹地,暂时脱离了元军的直接兵锋。】

【在这里,他们与前宰相陈宜中会合。】

【陈宜中此前从临安逃跑,此刻前来投奔。他资历老,被重新接纳。】

【至此,文官以陆秀夫、陈宜中为主,武将以张世杰为主的核心领导层初步形成。】

【他们在婺州,试图以此为基础建立抵抗政权。然而,元军追击甚急,婺州并非久留之地。】

【此时,内部发生了关于去向的争议。】

【最终,为了彻底摆脱元军追击,寻求更稳固的基地,他们决定继续南逃,目标指向福建。】

【一行人从婺州继续南下,抵达了沿海的温州。这里靠海,进退较为灵活。】

【在温州,他们驻扎在江心寺。这座位于瓯江中心的寺庙,成为了流亡朝廷的临时行在。】

【陆秀夫等人以二王的名义,向仍忠于南宋的各地将领发出诏令,号召他们前来勤王。】

【这一举,宣告了大宋朝廷并未灭亡,新的领导核心已经形成。】

【宋祚延续了下来。】

【许多忠义之士闻讯纷纷前来投奔,增强了流亡政府的力量和合法性。】

【在温州站稳脚跟后,他们审时度势,认为福建地势险要,且水军是南宋的优势,便于依托海岸线与元军周旋。于是决定跨海进入福建。】

【陆秀夫、张世杰等人护卫着二王及朝廷人员,乘船从温州出海,一路南下。】

【这段海上旅程充满风险,不仅要面对风浪,还要时刻警惕元军水师的追击。】

【德祐二年五月初一,这一行人在历经近三个月的颠沛流离后,终于抵达福州。】

【在福州,他们举行了正式的登基大典,拥立七岁的益王赵昰为帝,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

【尊杨太妃为皇太后,垂帘听政。】

【陈宜中凭借资历被任命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总领朝政。】

【张世杰被任命为枢密副使,统领军事。】

【陆秀夫被任命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这个职位相当于副宰相兼最高军事机构的副长官,成为流亡朝廷处理日常政务、起草诏书、协调内外的心股重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