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要登报(2 / 3)

加入书签

!”他对戴着眼镜的厂报负责人说,“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下一期厂报的头版头条!

    标题要醒目,就叫……《妇女能顶半边天,行车女工李秀兰勇闯技术关!》

    要把秀兰同志如何克服困难、勤学苦练的事迹,原原本本地写出来,配上她操作行车和接受奖状的大照片!

    不仅要登,还要组织全厂学习讨论!

    我们要让所有人都明白,金陵厂鼓励的是什么风气!”

    “是,陈书记!我们一定办好,保证这期厂报深入人心!”刘编辑激动地掏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

    “东明同志,”陈朝阳又看向工会王东明,语气果断,

    “荣誉给了,舆论也要跟上,但更关键的是要形成制度,搭建平台!

    我建议,就以李秀兰同志为核心,立刻在全厂范围内,选拔一批有文化基础、有上进心的女工同志,组建我们厂第一支 ‘女子技术突击队’!”

    他目光灼灼:“突击队成立后,不仅要巩固行车这个岗位,还要向技术质检、精密仪器装配、甚至图纸识别、生产统计这些岗位发起冲锋!

    所有技术岗位的大门,都必须向有志气的女工同志们敞开!

    工会要全力保障,提供培训资源,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

    王东明立刻表态:“陈书记,您这个指示太及时了,我们工会坚决拥护!

    我回去就拟名单,搞动员,一定把‘女子技术突击队’打造成咱们厂的一面红旗!”

    用铁一般的事实打破偏见,用沉甸甸的荣誉树立榜样,用实实在在的制度保障未来。

    陈朝阳的这套组合拳,拳拳到肉,不仅彻底点燃了李秀兰眼中那团奋斗的火焰,更在所有围观的女工心中,猛烈地播下了一片名为“希望”与“可能”的燎原之火。

    她们看着手持奖状、被厂里最高领导赞扬的李秀兰,眼神变得无比明亮和坚定,似乎看到了一个全新、可以凭自己双手去创造的未来。

    陈朝阳知道,千百年沉淀的社会坚冰,绝非一日可以彻底消融,孙大虎那样的人也不会立刻转变。

    但今天,在这片行车训练场上,他亲手用事实、荣誉和制度的三把重锤,已经将这坚冰砸开了一道深深、不可逆转的裂痕。

    解放的思想,会和不可阻挡的春风,顺着这道裂痕,强劲地吹拂进这片曾经被陈旧观念冻结的土壤。

    金陵机械厂改革的春风终于步入正轨,车间的轰鸣声都带着一丝崭新的节奏。

    然而,省委大院的氛围,却比机器更加微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