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玄霜小寒(2 / 5)

加入书签

机,镜头上还蒙着层薄雾,是哈气凝成的水珠,“不过也算没白跑,拍着几只喜鹊筑巢,那巢搭得又圆又结实,枯枝上还沾着羽毛,应了小寒‘鹊始巢’的说法,毓敏说这是吉祥兆头,来年准有好事。”

邢洲跟在后面进来,手里提着个竹筐,里面装着些枯树枝和干草,树枝上还挂着冰棱,像一串串透明的珠子。

“后山的溪流还没冻实,水流得缓,倒是结了层薄冰,像铺了层玻璃,踩上去能看见底下的石子。

我瞧着那水色清得很,说不定能找到些带纹路的溪石,墨云疏肯定喜欢——她上次还说,要找块有天然云纹的石头当镇纸。”

他把筐子放在檐下,拍了拍手上的霜,霜屑落在青石板上,瞬间就化了,“对了,苏何宇和柳梦璃去镇上买腊八粥的食材了,说要给咱们露一手,让毓敏歇会儿——不过依我看,他那手艺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上次煮个面条都能煮糊,最后还得毓敏救场。”

“这话可别让苏何宇听见,小心他跟你急,到时候又要跟你比掰手腕,输了又赖账。”

鈢堂的声音从门后传来,他穿着件深灰色长衫,袖口沾着些松烟墨,显然是刚从书房出来,指尖还夹着支没写完的毛笔。

作为众人里最懂古籍的,他手里还捧着本线装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书页泛黄,边角被反复翻阅得卷了边,“刚翻到小寒三候,‘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雊’,韦斌拍的喜鹊筑巢,可不正好应了第二候?这节气的物候,从来都不会错,就像诗里的意象,少一个都不成章法。”

他指尖划过书页上的批注,那是他早年写的蝇头小楷,“夏至这诗里的‘流水知万径’,倒暗合了小寒‘阳气始生’的意头,水脉未冻,正是生机藏于下的景致,比单纯写寒,多了层希望。”

众人正说笑间,墨云疏和沐薇夏也到了。

墨云疏穿件藏青色的大衣,领口围着条羊毛围巾,手里捧着个锦盒,盒子是织锦做的,上面绣着缠枝莲纹,里面是她新拓的梅花笺,墨迹还带着淡淡的松烟香,笺纸边缘还留着拓印时的墨晕:“我猜你们要去寻梅,特意拓了些梅枝笺,用的是陈年宣纸,吸墨性好,等会儿让夏至题诗,也算应景——这笺纸要是放久了,墨色还会更温润,像老酒一样。”

沐薇夏则拎着个保温桶,桶身是竹编的,缠着红绳,揭开盖子,一股甜香立刻漫了出来,混着寒气凝成淡淡的白雾,在桶口绕了个圈才散开:“这是我做的冻梨,东北带来的法子,选的是秋梨,放在窗外冻了一夜,冻得硬邦邦的,现在吃正好解渴润燥。”

她拿起一个乌黑的梨子,在桌上轻轻一磕,冰壳裂开细纹,像瓷器上的开片,掰开后里面的果肉雪白,汁水欲滴,“这梨得用凉开水化冻,不然就成了‘关公面前耍大刀’,失了原味,化透了咬一口,甜得能流出蜜来。”

毓敏的声音从院外传来时,大家正围着冻梨吃得欢,梨汁沾在嘴角,凉丝丝的,却甜到心里。

她裹着件靛蓝的棉袄,棉袄上缝着个小小的布兜,里面装着针线,手里提着个布袋子,袋子是粗布做的,却洗得干干净净,里面装着新鲜的矮脚黄青菜和板鸭,青菜上还沾着泥土,板鸭则油光锃亮:“刚从菜市场回来,这青菜嫩得能掐出水,根部还带着须子,今晚做个菜饭,米饭里拌着青菜和板鸭丁,配着腊八蒜吃,保管你们胃口大开,一碗接一碗地吃。”

她进门就瞥见了那支梅花,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拿起花枝,指尖轻轻拂过花瓣上的冰晶:“这梅枝好,枝干虬曲,花瓣精神,插在案头正合适,小寒就该有梅香才像样——鈢堂,你书房的青瓷瓶正好能派上用场,那瓶子口径不大,插这梅枝正衬得雅致。”

晏婷和李娜随后而至,手里各抱着一摞碗碟,碗碟是白瓷的,上面印着淡青的花纹,是柳梦璃特意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