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萍生谷雨(2 / 6)
时而分散若星子,无拘无束,悠然飘荡。
这景象,蓦然间与霜降书房窗边那盆她时常凝望的小小浮萍盆影重叠。
她常于晨光熹微或暮色四合时,俯身细观那盆中绿意,指尖偶尔轻点水面,漾开圈圈细密涟漪,眸中带着欣赏与哲思的微光:“你看它们,夏至,多自在逍遥。
水到哪里,家就在哪里,聚散由清风,离合随碧波,无牵无绊,岂非天地间的大自在?”
那时他总会朗声而笑,带着少年意气的笃定,更紧地握住她微凉的手,誓言铮铮如金石:“我偏要为你筑一个能深深扎根的庭院,一个任凭八方风来也吹不散、移不动的安稳港湾!”
霜降便微微侧,安静地凝视着他,眼底的笑意温柔得能融化冰雪,也悄然蕴藏着一份他当时未曾全然领会的、如浮萍般顺应天时流转的通透灵慧,如同水底一尾悠然滑过、洞察水流的游鱼。
那三支清越如同琼瑶相叩的曲子,总在这样水汽氤氲、万物滋长的谷雨时节,不期然穿透时光的薄纱,清晰而温柔地回旋于夏至的耳畔心田。
那是霜降素手调弦(或按笛孔),专为他一人谱写的生命心曲。
第一曲,诞生于蔷薇初绽、莺声呖呖的烂漫春日。
音符跳跃活泼,如枝头初生的阳光在嫩绿新叶上欢快舞蹈,每一个轻快的节奏里,都鼓荡着初遇时怦然的心跳、小心翼翼的试探和那份悄然滋生、带着青涩微甜的无限憧憬。
第二曲,则缠绵在蛙鸣阵阵、星河低垂的仲夏良夜。
笛声(或琴音)婉转低徊,如月光下两株藤蔓温柔缠绕,诉尽了相知相守的缱绻情深,每一个悠长深情的拖腔,都似恋人间无需言语的凝眸与心照不宣的灵犀。
而最后一支,是在层林尽染、天高云淡的深秋窗下完成的。
笛声(或琴音)染上了秋日的澄澈高远,气韵饱满而从容悠长。
每一个圆融的音符,都似晴空中悠然翻飞、姿态万千的红叶,带着对生命最深的眷恋与无言的珍重,传递着殷殷的“莫相忘”
,也寄托着豁达的“来日方长”
。
这三曲琼瑶,是她以玲珑七窍谱就的百媚风华,是穿越时光长廊、永恒流淌的低语清泉。
此刻在心底悠悠流淌,池塘潋滟的水光似乎也融入了这无声的韵律。
浮萍随着无形的旋律在微澜中轻盈起伏、自在舒展、欢快舞蹈,恰似她最终欣然融入这浩渺天地时那份自在脱与宁静圆满的气息。
---
“夏至哥!
什么呆呢?谷雨天塘边湿气重,当心着了凉!”
一个清亮如银铃乍响的嗓音,带着蓬勃鲜活的生气,像一颗投入静谧湖面的雨滴,骤然点碎了夏至周身弥漫的回忆薄雾。
林悦利落地挽着裤腿,赤足蹬着一双半旧的桐木屐,提着一只精巧的竹编小篮,脚步轻快如小鹿,沿着湿润的塘埂嗒嗒走来。
篮子里是几节刚采挖出的白胖莲藕,还裹着新鲜湿润的塘泥,散着泥土特有的生腥气息与根茎折断后清冽的甜香。
这邻家姑娘笑容灿烂,毫无阴霾,如同穿透谷雨厚重云层洒下的第一缕阳光,带着人间烟火最质朴也最蓬勃的暖意,瞬间点亮了水汽迷蒙的塘岸。
夏至蓦然回神,眼底深邃的思绪如潮水般退去,朝林悦展露出一个温和如四月暖阳的笑意:“是悦丫头啊。
又去塘里寻宝了?今日收获颇丰吧?”
林悦欢跳着过来,指尖掠过水面:&0t;真肥嫩!
&0t;池面被浮萍密密盖住,绿得亮。
她掬起一捧,水珠顺着叶片滚落,又渗进翠色里。
&0t;焯水凉拌,鲜!
&0t;她眼睛亮,&0t;滚汤撒虾皮,谷雨最养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