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密谈(1)(1 / 2)

加入书签

跟曹操进行深层次对话所得,这个结果曹昂是满意的,涉及许都内外驻防大权,被他以卫将军一职得到,这意味着一个能够起到模板作用的改革得以问世。

这可不是几万精锐,而是涉及到十几万精锐。

看似曹操给的仅是掌南北两军之权,可实际上呢,许都一带所驻兵马,也在曹昂掌控之内。

只要曹昂可以将框架搭建起来,后续涉及到的调度、筛选等事宜,都会很自然的推行起来。

这如何能不叫曹昂心潮澎湃呢?

一旦他完成了这次军改,不仅使曹氏在中枢拥有数支成建制精锐,关键是对分散于各地的军队,特别是那些统兵将校,看到涉军改革的意志与决心!!

在谯县曹氏这一圈层下,能够触及这等层次改革的,目前只有两个人,其他谁来都不好使。

曹操的资格最大,且真要做起来没有人敢说什么,但问题是曹操乃是当朝丞相,本就肩负着众多职责与担子,更别提还有不少政敌藏于暗处,若由他亲自推动,难免授人以柄,反激起朝野非议。

而曹昂不同,身份足够尊崇却无丞相之位,行事进退有据,所以这个担子很自然就落到其身上。

当然曹昂也看透一点,涉及此次军改的成功标志,并不在于许都内外驻防整饬是否功成,而在于之后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为检验。

关键是这场检验,曹昂还必须亲自挂帅,由他率领着整饬后的中枢精锐,彻底打败要直面的对手。

袁谭、袁尚、刘备、高干这些个残余势力联盟,就成为了检验曹昂,检验军改成色的最佳试金石。

唯有将他们彻底击败,曹昂凭此功勋得以晋升为骠骑将军,出战中枢精锐得到对应赏赐与晋升,军改的合法性与权威性才真正得以确立。

这还不算完呢。

藏在这最深处的,是要借助此等大胜,有序推动曹操以丞相之实,加九锡殊荣,如此一切方能水到渠成。

于不知不觉间,曹操曹昂父子的职权分工,已悄然形成以曹昂主外事、掌兵权,曹操总揽全局、专断内政的格局。

结束与曹操的对话,曹昂没有急着去做什么。

涉及卫将军在朝对应职权,私下是已明确下来,但是在汉室这一大框架下,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这很重要,涉及到大义。

没有这个大义,曹昂做起事来,就没有名正言顺的底气。

他必须等待朝廷正式诏命,哪怕这只是形式,也绝不能省略。

而在这种境遇下,时间悄无声息来到六月中旬。

涉及曹昂的诏命,至今还没有颁布,这也让曹昂感受到了,来自中枢层面的明争暗斗。

对此,曹昂没有表现出丝毫急躁,相反却是很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按理说以曹操的权势,想要推动这件事很容易,直接走丞相府的流程即可,但曹操明显没有这样做。

一个是为了避嫌,一个是为曹昂争取最大的正当性。

曹昂在外坐镇这些年,如何能看不懂这些。

所以他只是静心等待,不给曹操添乱,就是做的最好的支持。

许都的夏日燥热难耐,蝉鸣声此起彼伏,热浪是一波接连一波,这也使城内不少人去往城外庄园避暑纳凉。

许都城外,郭氏庄园。

一辆车驾缓缓停下,车帘掀起一角,曹昂从车驾内探出的那刹,恭候多时的郭嘉已撩袍上前。

“嘉,恭迎长公子驾临!”

看着郭嘉毕恭毕敬的作揖,曹昂露出无奈的笑意。

典满、许仪似门神般,板着脸看着眼前一幕,好似这一切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奉孝这是赶某走?”

曹昂从车驾迈步而下,一缕清风袭来,让曹昂感受到些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