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争抢名额(2 / 2)

加入书签

也足以媲美外面很多国营厂的副厂长级别!

单凭这份待遇,顾方远有信心,跑遍全国都找不到第二家民营企业能做到。

当然,与之对应的,是极其艰苦甚至堪称残酷的日常训练,强度丝毫不亚于他们在部队的时候。

但除了训练累一点、要求严格一点之外,这份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缺点。

正因如此,韩文武和他手下的这批核心骨干,早就私下里达成了共识——只要顾老板不赶他们走,他们就铁了心跟着顾方远干一辈子!

所以,现在除非是国家拿着正式的、具有强制法律效力的征调令过来,否则,他们只听顾方远一个人的命令,谁来说情、谁来动员都没用。

这份忠诚,是建立在极高的待遇和相互的尊重与信任基础之上的。

不过,顾方远心里很清楚。

只要自己这边点头同意,韩文武和他手下那帮兄弟,绝对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跟随杨振国奔赴前线。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深植于他们骨髓之中、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这种忠诚,在这个年代的军人身上,体现得尤为纯粹和炽烈,是后世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其二,是他们骨子里从未熄灭的那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

他们那帮人,除了少数因伤致残实在无法继续服役的战友,几乎没有一个是心甘情愿离开部队的。

对他们而言,退伍是无奈,重返战场则是渴望。

这个年代的士兵,对于保家卫国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使命感。

每次前线需要抽调补充兵员,各个部队驻地都是群情激昂,战士们打破脑袋、写血书争先恐后地报名请战,唯恐落后。

在南江市周边的各个驻军单位,甚至因为争抢上前线的名额而发生过不少“矛盾”。

后来上级不得不做出规定,每次上面下达的抽调指标,由各个大队(团级单位)按比例分摊一点。

可南江市周边光是有编制的部队大队就有几十个,导致每次分摊下来,一个大队往往只能分到一两个极其珍贵的名额。

为了争夺这屈指可数的名额....

各个大队内部都要举行极其严格的军事技能大比武,只有最优秀、最顶尖的士兵,才有资格获得这份“荣誉”,奔赴南疆战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