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捐款风云与家庭波澜(1 / 4)
第 87 章:捐款风云与家庭波澜
屋内,暖黄的灯光倾洒而下,赵东来、陈玉婷与赵冬雨围坐一处,沉浸在《人鬼情未了》的余韵之中。赵冬雨满脸写着崇拜,星星眼看向赵东来,雀跃道:“哥,我也想拍电影。拍电影是不是特别好玩?”
赵东来嘴角一弯,无奈地笑了笑:“可没你想得那么有趣,跟话剧排练一样,枯燥得很呢。”
陈玉婷则秀眉轻蹙,满脸担忧:“这电影不会被人举报吧?”
“举报啥呀?” 赵冬雨一脸懵懂。
陈玉婷解释道:“举报传播封建迷信,还有资产阶级思想!”
赵东来挺了挺胸膛,一脸骄傲:“我这是给香港人看的,他们本就信这些。你们知道这部电影卖了多少钱吗?”
两人瞬间被吸引,异口同声问道:“多少?”
“上映 10 天,卖了 1100 万,长城公司给了我 500 万!” 赵东来眉飞色舞,言语间满是自豪。
“500 万?钱呢?” 陈玉婷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震惊。
赵冬雨也惊得合不拢嘴:“哥,那你不成大资本家了?”
赵东来哭笑不得:“你俩想哪儿去了?这钱虽是我挣的,可我打算捐给国家做灾后重建。” 说着,他掏出存款证明。
陈玉婷接过,认真数着 5 后面的零,赵冬雨也凑过去,嘴里念念有词,确认无误,真真切切是 500 万。
“哥,你真要全捐了?不留点给自己?” 赵冬雨一脸不舍。
赵东来耐心劝道:“咱们家又不缺钱,你俩的日子,那些大院子弟都比不上。”
陈玉婷也点头赞同:“你哥说得在理,捐给国家是最好的归宿,咱们生活够用就行。”
陈玉婷自幼衣食无忧,赵冬雨在赵东来的呵护下,日子也过得滋润。不过赵冬雨受赵东来影响,对金钱的分量心里有数,明白这笔钱能办大事;而陈玉婷在部队大院长大,吃穿用度都由国家管,对钱没啥概念。
“哥,你可得想清楚,这钱,咱们一辈子都未必挣得出来。” 赵冬雨仍试图劝说。
赵东来翻了个白眼,腹诽:“你哥我可是见过大世面的,能差这点钱?” 他语气坚定:“不后悔!明天你俩都没事,陪我一起去捐钱。”
“好!” 两人齐声应下。
次日,全家总动员。回来前,赵东来就给刘秘书打了电话,刘秘书办事得力,不仅联系好了相关部门,还请来了记者。一行人来到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口,一块 “唐山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组” 的小牌匾挂在门口,格外醒目。
赵东来带着老婆、妹妹和女儿站在门前,格外显眼。工作组的人早就接到通知,记者们也早早等候,这可都是刘秘书提前安排妥当的。
一个操着唐山口音的中年干部快步迎上前,问道:“是赵东来同志不?”
赵东来微笑着点头:“我就是赵东来,来捐款的。”
“请进请进!太感谢你支持我们工作了,国家虽然给了不少,可缺口还是大得很,多亏有你们这些热心人帮衬,和我们共渡难关。” 中年干部热情地把他们四人迎进办公室,还有人贴心地倒上热水。
赵东来他们刚坐下,中年干部就吩咐人去请记者,趁着人还没到,他好奇地问:“这回捐多少钱呀?上面打电话说数额巨大,到底是多少?”
赵冬雨刚要开口,赵东来一个眼神制止了她,用唐山口音说道:“等记者来了你就知道了。”
不一会儿,来了三个记者,分别来自《人m日报》《京城日报》和《唐山日报》。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拍照,有的负责记录,还有一个负责提问。
赵东来拿出香港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