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世俗帝国建立173(2 / 4)

加入书签

里,鼻尖萦绕着新麦的清香——那是从隔壁粮仓飘来的。他翻了个身,听见窗外传来士兵的笑骂声,大约是在分今天缴获的布匹。这十日光景,他们就像闯进了无人看管的菜园,随手一摘都是沉甸甸的收获。

“将军,您说咱们会不会下月就到邯郸了?”亲卫守在门外,声音里满是兴奋。李信笑了笑,没答话。他何尝不盼着,只是心里总有些莫名的不安。赵人退得太顺了,顺得像有人在背后推他们。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是自己多虑——赵国新君年幼,权臣争斗不休,主力大军几十万被强秦坑杀,哪还有兵力和力气抵抗楚军?

正想着,帐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李信坐起身,刚要发问,就见王贲掀帘闯进来,脸上的兴奋还没褪尽,眼睛却亮得吓人:“将军!咱们发大财了!”

“何事如此兴奋?”

“末将刚才清点临城粮仓,”王贲喘着气,手里捧着个沉甸甸的布袋,往案上一倒,滚出几十粒饱满的粟米,“您看这成色!比咱们楚地的新粮还好!而且不止临城,方才各城留守的士兵来报,他们守的粮仓也都是满的!”

李信捏起一粒粟米,放在灯下细看。米质莹白,颗粒饱满,确实是上等好粮。他忽然想起昨日在元氏城粮仓看到的景象,那些麻袋堆得比人还高,解开绳结时,滚落的麦粒差点淹了他的靴子。

“照这样算,”王贲搓着手,眼里闪着光,“咱们根本不用等后方运粮。这些城池的存粮加起来,够全军吃到攻破邯郸了!”

李信的心彻底落了地。他走到院中,望着月色下连绵的粮仓轮廓,忽然觉得那些麻袋里装的不是粮食,是通往邯郸的通行证。“传我将令,”他扬声喊道,“各城留守士兵,每日清点粮仓,按需向前线转运!”

接下来的几日,大军行进得更快了。白日里,士兵们扛着云梯往前冲,傍晚时分总能在新的城池里找到满仓的粮食。有时遇到粮仓太大,留守的士兵不够用,甚至要从前线调人帮忙看守。

“李将军,”第七日守栾城的校尉派人来报,“咱们这粮仓的粮堆得太高,底下的受潮了,要不要晾一晾?”

李信正在马上啃麦饼,闻言挥挥手:“让他们多派些人翻晒,别糟践了好粮。”

信使领命而去,王贲在一旁笑道:“将军您看,咱们现在可是地主老爷的日子了。前几日我见有士兵枕着粮袋睡觉,说这样踏实。”

李信也笑了。他想起昨日路过一个空宅院,院里的石桌上还摆着赵人没吃完的饭,陶罐里盛着粟米粥,旁边放着半块麦饼。那时他忽然觉得,这场仗或许真的能轻轻松松打完——赵人连吃饭的心思都没了,又哪来的力气打仗?

直到第十日午后,他们在柏人城的粮仓里发现了第一个异常。

那天轮到伙夫营去粮仓取粮。老伙夫张叔提着空麻袋,哼着楚地小调走进粮仓。他干这行三十年了,闭着眼睛都能闻出粮食的好坏。走到粮仓深处,这里的粮草往往很后才能取出,他怕粮草放坏了,多罪过啊!

可今日刚走到后面的粮堆前,就觉得不对劲——空气中的麦香淡得几乎没有,反而有种潮湿的霉味。

“怪了。”他嘀咕着,伸手往麻袋里扒拉。指尖触到的不是饱满的麦粒,而是硬邦邦的块状物,还带着土腥味。张叔心里咯噔一下,猛地扯开麻袋口,借着窗缝透进的光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麻袋里装的哪是什么粮食,竟是掺了麦糠的黄土块,只有表层撒了薄薄一层麦粒!

“这……这是怎么回事?”他手忙脚乱地解开旁边一个麻袋,里面的东西和第一个一模一样。他又扯开第三个、第四个……冷汗顺着额角往下淌,浸湿了后背的衣襟。那些堆得像小山似的粮堆,竟是用木板搭的架子,外面裹着麻袋,里面塞满了黄土和碎石,只在最外层撒了些粮食做样子!

“来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