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父亲的不同故事】(求订阅)(2 / 4)

加入书签

作,不好不坏,毫无存在感,有些奇怪但终究无害,没有兴趣了解他的过去和内心,或许天生如此,也会一直如此。

    但是《海边之城》则是把这样一个人做了一次回溯和剖白,这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它有关惩罚与自我放逐,讲述了无法自拔的痛楚与意外降临的救赎。

    因为男主角的哥哥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到故乡,处理一些事情。这个变故直接把男主角扔回了过去,也就是故乡以及从前。

    男主角一直以来逃避的一切,开始显露身世,造成按男主角性格和举止的原因开始被追溯,这位男主角原本有着正常而美好的家庭,孩子,妻子,一群一起喝酒打闹的朋友,家人,兄弟,还有和他亲近的侄子,但一场大火毁掉了一切,三个孩子未能幸免于难。最令他无法谅解自己的是,那场火灾是因为自己的一次疏忽造成的,妻子离他而去,他自己也拒绝了全世界,甚至在警局的时候就想过死亡。

    林有成很清楚这个简单故事的特别之处,也就是因为对于过去,越是如此避而不提,观众越能自己脑补出那些难以描摹的痛苦,省略和留白成就了这部电影,因为这是在用克制的方式写出了原本就难以言传的绝望。

    男主角的木讷是因为他故意封冻了情感,他得知哥哥的死讯时毫无心理波澜,看到哥哥的尸体也一样,和侄子相处,仍然无动于衷,他处于世界其中又一直超然世外,不是超脱,而是疏离,他放逐自己,把世界关在门外,觉得一切索然无味。时间是药物,有时,可以治愈一些什么,但有时会让人沉溺于药物本身,依赖时间洗刷掉所有记忆,但最终发现只是对逃避成瘾,想忘掉的一切却依然坚固。

    很显然,故事的结局并不是想象中的完美和解。

    有些伤痛确实很难彻底消弭,只能封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林有成很清楚这就是一部讨论人生遗憾的严肃艺术,因为故事就是从生活的细节出发,讲述了一个个人的悲剧和大部分失意者的真实状态,他们跌倒后并没有再爬起来,遗憾大约占了他们人生的一半长度。

    其实在林有成看来,《海边之城》这个故事,也就是也算是另一种版本的《儿子的房间》,《儿子的房间》这部拿到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有一儿一女两姐弟。而男主角作为心理医生,常常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心理病患者,从而更加珍惜目前的生活。然而生活的残酷随之而来,在一个看上去平常的早晨,却传来了一个令这个家庭为之崩溃的消息,儿子在潜水运动中遇上不测,不幸身亡。这一家顿时陷入了一篇黑暗当中,母亲终日以泪洗脸,姐姐压抑着痛苦照顾悲伤的父母,而父亲,更是因为过度悲痛而不能继续工作,因为那一天男主角接到病人的急诊电话,他不得不改变与儿子去晨跑的计划。儿子只好与朋友去潜水,但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整个家庭因此而陷入了绝望之中,父亲不断地自责,如果那个早晨他拒绝了病人,也许生活就不会是这些。

    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故事后面的结局是远方寄来一个女孩子的来信,来信成全了家人对儿子的追思,并令到这个家庭重新有了一丝生机。然而逝者如斯,各人内心的伤痛,只有时间能慢慢治疗。

    很显然,这两个故事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