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国学总纲!(3 / 8)

加入书签

政,必本于仁,仁本于察,察本于听。”下有章旨解读,又设“案问”如下:

    “士为郡丞,闻百户讼母不孝,民声多疑。问:应先审案耶?应先息民声耶?”

    李安石微一蹙眉,却不由自主再往下看,只见答曰:

    “夫不孝,乱伦之始;轻讼,乱政之源。郡丞之责,在审实而非从众。审案者,存理也;息声者,图和也。和而不理,是流俗之弊。理而不和,是法吏之偏。故当先理事、复施教,令民知理而息讼,是为仁政。”

    “好。”李安石轻吐一字,放下书卷。

    “怎的?”许居正挑眉问。

    “此题虽为章句所设,然立意之正、章旨之明、设问之实,皆远胜礼部旧题。”

    李安石语声不高,却字字斩钉,“我等阅历科举多年,从未见过此等将经义与政务并举之例。”

    “不止。”霍纲也道,“你看这一节‘修身篇’第二十三条,讲的是‘君子处官,首慎其私’。设问曰:若友人求请,牵涉属官妻弟之事,应如何自处?”

    郭仪凑过一看,只见答曰:“亲不避礼,礼不避法,士有友朋,义不失廉。为官者,当明法度于情义之间。能持正者,乃为贤吏。”

    “陛下这笔答,真不像出自纨绔之手。”魏瑞在旁低声道。

    “陛下何时还是‘纨绔’了?”郭仪斜睨他一眼,淡淡道,“那不过是他愿意让人这么以为罢了。”

    厅内气氛逐渐沉了下来。

    数十卷页,数百条纲,皆无丝毫错漏之处。

    每一节皆有法可依、理可循;每一注皆引前典、解今事,纵非正史所录,亦多见于官文奏牍、公案判语之间,既不失儒家大义,又契合政务实理。

    这并非草率成章之作,而是一部兼容古今、取精用宏、独具一格的完整“教科书”。

    “这哪里是纲目!”霍纲将书一合,语声中难掩震惊,“简直是经世巨典!”

    魏瑞也皱眉:“这不是一人五年之功,便是数人合力,十年亦未必能成。”

    许居正神色却愈发凝重。

    他手执那部《国学总纲》,指间微颤,一页页翻过,又一页页停下。

    从“政德纲”至“心法篇”,再至“讲礼篇”“御史纲”“齐家篇”,没有一章流于空谈,亦无一字虚饰堆砌。

    他翻到卷末,见有一行细字:

    “自尧洪年三十七年起,起稿于王府东阁,完于戊寅冬。”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