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实用之试(7 / 9)
nbsp; 秦鸿一顿。
“开仓之后,分粮若有哄抢,谁来维持?若邻县不支,何以调拨?若奏请被驳,粮路被阻,百姓饿死于途,又当何解?”
他一句连问,声声追击,犹如山风卷竹林,连根拔起。
秦鸿脸色愈发苍白,口中喃喃,却无言以对。
萧宁不再看他,转向另一侧:
“工部郎中郑慎。”
“臣在。”那人亦仓皇而应。
“你署下方才调任河东郡,工匠营中账目混乱,前任主事溺死于河,尸检无果,工期拖延三月。”萧宁盯着他,“你到任第一日,左右诸吏皆不服调遣,匠人游手好闲。你该如何处置?”
郑慎脸色煞白,支吾片刻,竟然道不出一句成理之策。
朝堂诸臣,愈听愈惊。
这不是策问!这不是章句辨析!
这是政务现场,是活生生的施政难题,是他们过往数十年从未在试题中见过的“考”。
萧宁缓缓走下一级御阶,语声沉稳有力:
“这,便是朕要改的原因。”
“今日科举,试问者皆谈仁义礼智,四书五经,诗赋策论,但若一旦应任,便要管钱、管粮、管人、管命。”
“朕不禁要问,单凭那几篇策论,就能断人生死、治一方民、理千石粮么?”
他说着,猛然转身,指向朝堂之上那几千份寒门名录。
“这些人,若中进士,便是三年后为官之人。”他冷声道,“若他们仍考诗赋、答经义,却不知仓储何谓、法条何处、案卷如何,则三年后,他们仍是纸上之才,无补于政。”
萧宁站定,拱手于背,目光冷峻如霜:
“试问诸卿——”
“你们今日能否答朕刚才所问?”
“你们昔日策题之中,可有一句是为旱灾解困、为吏治清理、为民命施政?”
无一人应声。
李安石低头沉思,霍纲紧握衣袖,许居正面色难明。
这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
他们走上仕途,用的是一套方法;而真正在朝理政、在野为官,靠的却是另一套技艺。
科举与政务,早已脱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