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殿试!(8 / 10)
“第二,所辖之郡若有疫,若无灾备名录,则应先遣地保署及通政司同函以查疫重区。”
“主事既已病卧,吏部可行‘官官代监’,令吏部中选郎中暂代三旬,以不误春审。”
“第三——”
他目光平稳如镜,语调不紧不慢,却言语清晰,条分缕析:
“审期既定,不宜挪后,否则刑部奏限将失。应上请户部核准送牒之数,以淮安原辖通报为准,不做普调。”
“一旦调动,则需封府存案,日后朝堂核之,亦可免部扰之责。”
“至于三月审限,按旧规定本月廿三日交三司簿册,若所辖主事失职,按律降半级,候补调任;若因病在身,则视属实程度、疫重之属与否,交御史中丞定案,再行报部。”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目光环视朝堂诸人,沉声道:
“六步——查、调、派、核、代、定。”
“但于其中最紧要者,非官非法,乃一‘稳’字。”
“若调而不稳、代而不明、核而不清,此事即会扰上下。”
“若安而不动、令而不急、法而不行,春审又岂能如期?”
“臣愚以为,吏政之本,不在才俊,不在聪慧,乃在一心能持‘秩序’。”
“只要秩序在,政令可下。”
“若秩序一乱,便是黄金满殿,也不过乱铁。”
语声未止,朝堂已陷入短暂的寂静。
许居正眉眼一动。
他是最明白这道题的难点所在的人,便是朝中老吏,也需半盏茶思索清楚前因后果,再三斟酌调令。
可李安石答得却极快,且井然有序,不但对朝廷章程极熟,还对地方差使、主事代理、人事升降等细则娴熟至极,几乎丝毫不差。
他甚至还提及了“六步”,不仅有条理,更带着极强的实务逻辑,符合朝中政务节奏。
许居正不语。
其他朝臣面面相觑,神色复杂。
他们原以为李安石就是一个“草包候补”,或许是陛下在西都时的故旧,亦或是香山学宫中的书生,仅因某种缘故得陛下提拔。
谁料,他竟然能这样条分缕析地处理一道真实模拟题,且处理逻辑、法条适用、人事调动、章程上报,环环相扣,无一不精。
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死读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