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怎么就推荐他呢?(2 / 2)

加入书签

>和熊小姐的故事结束以后,贾勇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他的商务签证快要到期了,他有了再跟师父请示回国的想法。从刘明英那里得知,师父陈淑娜和于建学常驻广西,业务三部里韩健说了算后,贾勇有一种后路被断,有家不能回的感觉。

贾勇觉得很委屈。他虽然和韩健是同一批进华艺公司的,但他比韩健早半年就来公司实习了。一起入职的九个大学生外贸员对华艺公司的工作条件评头论足、说三道四的时候,他已经跟着师父陈淑娜踏踏实实地做起了业务。

工作时间不长,师父陈淑娜就让他参加广交会,独立开展工艺品出口业务,他在广交会上实现了华艺国贸公司最好的成交记录。后来,邵燕经办的陶瓷出口业务出现了问题,又是他出面救场,挽回了和叶先生的合作。

在国内锻炼了几年以后,贾勇和其他几个大学生外贸员被陆续外派常驻。在巴西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贾勇给华艺国贸公司挣了一百多万的出口利润。这样的业绩,在他们这一批大学生外贸员中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如果要在他们这一批大学生外贸员中选拔干部,难道不应该首先提聘他贾勇的职务吗?

贾勇记得,当年师父陈淑娜和于建学带着陆浩去广西筹建铅锌矿项目的时候,业务三部实际上是他在主持工作。师父陈淑娜知道贾勇很在意业务三部副经理这个职务,就曾经跟季总建议过,提聘贾勇做业务三部副经理。

季总当初振振有词地说过,华艺国贸公司提聘的干部必须有海外工作经历,要为华艺国贸公司的业务开疆拓土。这在贾勇心里就是一条“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

为了这条约定,贾勇宁愿自己在国外就拿一份生活费,也要把出口利润留在国内,在业绩上远远地把其他外贸员甩开。可现在韩健别说没有海外工作经历,没有为华艺国贸公司的业务开疆拓土,他连一天外贸业务都没做过,季总怎么就推荐他做了业务三部副经理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