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领悟了品牌运营(2 / 2)

加入书签

生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出身于陶瓷厂工人,在流水线上的各个工序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叶太太结婚后,他不仅继承了陶瓷厂,更将自己在生产一线的经验融入到企业管理中。

即使成为了老板,叶先生仍然坚持深入生产一线,与工人们一同劳作,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为他管理企业带来了独特的优势。

来巴西后,叶先生选择陶瓷贸易作为自己的事业方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陶瓷生产环节了如指掌。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积累,他能够精确地计算出产品的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贾勇认为,叶先生所做的其实就是一种“软工厂”模式。他并非传统意义上拥有实体工厂的制造商,而是通过对成本的严格控制来实现类似工厂的生产效益。这种创新的经营方式,不仅降低了运营风险,还提高了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随着叶先生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他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比如在工厂定制自己设计的陶瓷产品。这样一来,他的企业将更加贴近贾勇所设想的“软工厂”理念,实现从成本控制到产品创新的全方位升级。

在贾勇思考软工厂概念时,他还没有意识到商标权这个重要问题,也没有意识到陈先生的品牌运营和自己设想的软工厂的相关性。

贾勇单纯地认为陈先生抢注工厂商标这种行为有些不够光明磊落,不够君子。然而,当陈先生毫无保留地向他详细阐述北明节能灯品牌的运营理念后,贾勇才开始逐渐明白陈先生的良苦用心。

华艺国贸公司作为中间商,在外贸领域中遭遇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与陈先生运筹经营北明节能灯公司时所面临的问题竟然是一样的。

初到巴西的贾勇,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终于来到了巴西,来到了国外,离终端用户更近了一步,外贸公司作为中间商的种种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然而,现实却给他上了一课,北明公司背后依然有外贸工厂虎视眈眈地盯着,随时准备下山摘桃子,抢夺北明公司打拼下的市场。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贾勇受公司委派和陈先生合作经营的北明节能灯公司就是一个空架子。北明公司里除了贾勇从华艺国贸公司带过来的那两个货柜节能灯,以及陈先生手中掌握的一部分运营资金之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了。北明公司还是一个刚起步的中间商。

贾勇在与陈先生的交流中,逐渐领悟到了陈先生品牌运营理念,开始将其与自己对软工厂的构想联系起来。这样想来,他对陈先生抢注商标的做法有了新的认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