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发展(1 / 2)

加入书签

亨利的决心和热情像一团火,迅速点燃了整个合作团队。

他当天就通过加密视频,向自己国家的总统详细汇报了这次四合村之行的所见所闻,以及那个关于"用心农业"的宏伟构想。

据说,总统听完后,当即拍板,将这个合作提升为国家级战略项目,并承诺将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消息传回四合村,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民们从未想过,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竟然能与遥远的非洲大陆联系在一起,并且肩负起如此重大的使命。

王琳和亨利迅速组建了一个**"中非农业发展联合工作组"**。李岚凭借她出色的协调能力和专业知识,被任命为工作组的执行秘书,负责具体的沟通和计划落实。

他们制定了一个三步走的计划:

1.技术输出与人才培养:先从非洲选派一批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和青年农民来四合村,进行为期半年的沉浸式培训。让他们亲身参与到土壤改良、药材种植和品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2.试点基地建设:在非洲选择1-2个气候和土壤条件与四合村相似的地区,建立"用心农业"示范基地。由四合村的技术骨干和亨利的团队共同指导,把整套模式完整地复制过去。

3.本地化推广: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联合当地政府和农业机构,逐步将技术和模式推广到更多地区,帮助更多非洲农民实现可持续的增收。

三个月后,第一批20名非洲学员来到了四合村。他们带着好奇和期待,穿上了合作社的工作服,和村民们一起下地、堆肥、观察药材生长。

王琳和亨利经常一起去田间地头看望他们。有一次,一位来自肯尼亚的年轻人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王琳:

"王琳先生,我们国家的土地很贫瘠,真的能种出像这里一样好的西红柿和药材吗?"

王琳蹲下身,抓起一把肥沃的黑土,递到他面前:

"你看,这片土地以前也很贫瘠。它能变好,不是因为魔法,是因为我们用心对待它。"

"土地不会说谎,你对它好,它就会对你好。你们的土地也一样,只要有耐心和正确的方法,它一定能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年轻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坚定。

看着这些认真学习的非洲学员,亨利感慨地对王琳说:

"王琳先生,你看,这些年轻人就是非洲的未来。我们正在做的,是在他们心里种下'用心'的种子。这比任何援助都更有力量。"

王琳望着远方,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他知道,四合村的故事,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奋斗史。它已经成为一个关于希望、关于尊重、关于人类共同发展的故事,正向着更广阔的世界,缓缓展开新的篇章。

半年的培训转瞬即逝。结业那天,四合村的晒谷场上摆满了非洲学员们亲手种出的西红柿和中药材,个头饱满、成色鲜亮——这是他们交出的“毕业答卷”。村民们拉着学员的手,往他们包里塞着菜籽和种植手册,连平日里话少的老农技员都反复叮嘱:“遇到病虫害别慌,视频里教你们的配方要按比例配。”

第一批学员返程后,非洲的示范基地很快动了工。王琳带着李岚和三名技术骨干,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飞机赶过去。刚下飞机,就看见亨利带着当地村民在机场外等候,每个人手里都举着用中文写的“欢迎”牌子。基地的土地还是一片荒地,他们跟着当地村民一起翻土、测土肥,白天顶着烈日画种植规划图,晚上就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开视频会,把四合村的“土壤改良三步法”结合当地气候调整细节。

三个月后,示范基地里的玉米和中药材冒出了嫩芽。有天清晨,王琳正在地里查看苗情,一位当地老人牵着孙子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