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吐纳(1 / 4)
晨光漫过琉璃瓦时,我刚收了吐纳的气息。指尖残留着玉像前流转的清辉,抬眼便见青禾领着两个孩子立在丹墀下。阿石攥着块带光纹的陈皮,小脸上的期待快要漫出来,倒像当年青禾刚学引气时的模样。
“小姐。”小翠的银镯声从西廊飘来,她端着灵芽茶走近,袖口沾着点丹炉边的草木灰——定是今早又去照看那炉凝神丹了。她将茶盏放在石桌上,自然地拂去我袖口的草屑,指尖带着常年侍弄灵草的温软:“林欢她们在殿外候着,北境有信到了。”
林欢、林娟转出来时,素色道袍上还凝着晨露。林欢递上密信,朱砂写就的暗语在我指尖灵力下化作青烟:“黑风寨余党已退至三千里外。”她顿了顿,补充道,“只是边境灵脉的波动,倒像是有魔气在底下翻涌。”
我望向宫墙外的云海,北境的方向隐在云浪深处。去年藏经阁那本《魔族考》里说,千年未动的锁灵阵若有异动,必是魔气滋长之兆。正想着,林娟忽然按住腰间短刃,道袍下的灵力微微起伏:“小姐,藏经阁有异动。”
《镇魔录》下册在虚空里浮起时,金光几乎要映亮整座阁楼。书页翻动的声响里,星图上的北斗七星正泛着红光,与北境的方位隐隐相扣。守阁长老的脸色沉如墨,我却指尖抚过封面的女娲像,触感温凉如旧:“它醒了,是在等我们去北境。”
回殿的路上,小弹怯生生问青禾:“魔族很可怕吗?”阿石却仰着头,眼里闪着跃跃欲试的光。我停下脚步,看这两个孩子——一个像刚抽芽的竹,一个像带刺的枣,倒都有股向上的劲。
“魔族不过是被贪念迷了心窍的修士。”我柔声道,目光扫过青禾,她正认真听着,像当年我教她辨草药时那般专注,“修行的根本,是守住本心,如这宫墙内的草木,岁岁枯荣,总有向上的力气。”
暮色漫上宫墙时,小翠在丹炉前熬着凝神汤,药香混着桂花香缠上廊下的灯笼。我坐在窗前擦那柄玉剑,剑身在月光下映出阶下的影子——青禾正教小弹、阿石引气,两个孩子的灵力在指尖忽明忽暗,像两颗努力发光的星。林欢、林娟在演练合击之术,灵力碰撞的声响被宫墙裹着,温和得像溪水流过玉石。
青禾领着孩子来告辞时,阿石突然举手:“小姐,等您回来,我定能让灵力在指尖待十息!”小弹也跟着点头,脑袋点得像捣蒜。我忍不住笑了,摸了摸他们的头:“好,我等着看。”
青禾深深一揖,眼里的坚定像当年我把《基础心法》交给她时那般。我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想起她刚入宫时,连灵力都引不出来,却总在丹房帮我分拣草药,指尖被草叶割出小口子也不吭声。如今她已成了能护着两个孩子的师父,倒让我想起那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夜深时,我将《镇魔录》收入玉盒,指尖触到盒底刻着的女娲印,暖意顺着经脉漫开。窗外的星星亮得很,一颗一颗落在剑穗上,晃出细碎的光。小翠轻手轻脚进来,往炉里添了块安神香:“小姐,明日的法器都备妥了,青禾那孩子刚才还来问,要不要多带些疗伤的丹药。”
我嗯了一声,望着帐顶的莲纹——这女娲宫的岁月,就像这帐顶的针脚,一针一线都是身边人的温度。青禾是我亲手教出来的徒弟,小翠陪了我近百年,林欢、林娟的命是我救的,小弹、阿石是宫墙外捡回来的孤儿……这些人,这些事,便是我修行路上最坚实的道基。
北境的魔气也好,黑风寨的余党也罢,不过是修行路上的阵风。我握着玉剑,指尖凝起清辉——只要这宫墙内的暖意还在,只要身边这些人还在,纵有惊涛骇浪,我自能护得这方天地安稳。
毕竟,我是林悦,是这女娲宫的守护者,是她们所有人的主心骨。这修行之路,从来不是孤身前行,而是带着身边人的期许,一步步踏得更稳,走得更远。
天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