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蜜糖(1 / 3)

加入书签

夕阳把山路染成蜜糖色,青禾捧着“承影”花的陶盆,指尖轻轻碰了碰那片新绽的嫩瓣,花瓣上的光尘沾在指尖,像落了层碎金。小兔跑在前面,银镯撞着腰间的铜铃,“叮铃叮铃”响个不停,时不时回头喊:“青禾姐姐快点呀!张婶说今晚做桂花糕呢!”

青禾应着,脚步却放得很缓。陶盆里的“承影”花似有灵性,每走一步,花茎就悄悄拔高一寸,新叶舒展着,叶纹里隐隐透出“承”字的微光——那是阿芷镯子上的字。她忽然想起老道的话,低头看着花瓣,仿佛看见紫竹姑娘当年坐在观前的竹椅上,手里转着刻刀,一点一点把“承”字刻进银镯,“阿芷性子稳,最适合守着根脉。”

山风卷着桂花香扑过来,青禾深吸一口气,忽然听见身后有细碎的响动。回头一看,是阿芷拄着拐杖跟了上来,银镯在夕阳下泛着柔光,“丫头,老道说你这花得沾点山泉水才肯长,我给你带了壶来。”她把水壶递过来,壶身上刻着缠枝莲纹,正是当年紫竹姑娘常用的那把。

“阿芷婆婆!”小兔从前面折回来,手里攥着把野菊,塞进阿芷手里,“这个插在你拐杖上好看!”阿芷笑着接过,把野菊别在拐杖头,花瓣上的露水打湿了她的袖口,却一点没在意。

走到半山腰的老槐树下,青禾忽然停下。树下的石桌上,不知何时摆了碟紫米糕,旁边压着张字条:“路过瞧见新蒸的,放凉了吃正好——张婶。”米糕上的紫霞花瓣酱还冒着热气,显然刚放不久。

“张婶的鼻子比狗还灵!”小兔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知道咱们走这儿过……”话音未落,就见山道拐角处,张婶挎着竹篮慢悠悠走来,篮里装着刚摘的山楂果,“就知道你们得在这儿歇脚,给‘承影’花浇点山泉水,山楂也泡着吃才解腻。”

青禾把山泉水倒进陶盆,“承影”花立刻抖了抖叶片,像是在道谢。她拿起那块紫米糕,咬下去时,软糯的米香混着紫霞花瓣的清甜,和记忆里紫竹姑娘做的味道分毫不差。阿芷坐在石凳上,看着她们吃,忽然说:“当年紫竹姑娘在这儿教我们刻银镯,说‘守’是守住根,‘承’是接住暖,‘续’是走下去……你看这花,不就是在走吗?”

青禾望着“承影”花新抽出的嫩芽,嫩芽上竟缠着根极细的银丝,银丝尽头系着个迷你的银镯模型,上面刻着个“续”字。她忽然明白,老道说的“步步有花”,不是指路边的野花,而是这朵跟着她长大的“承影”——它带着紫竹姑娘的念想,也带着所有人的期待,正一步步往石羊场去。

下山时,暮色已经漫上来。石羊场的灯火像撒在地上的星子,远远就能看见村口的老槐树下,张婶的丈夫正踮脚张望,看见她们就喊:“张婶炖了莲子汤,就等你们了!”

小兔第一个冲过去,银镯撞得叮铃响:“李叔!‘承影’花开新瓣了!”李叔笑着迎上来,看见陶盆里的花,眼睛一亮:“这花灵性得很!早上我来这儿砍柴,还见它蔫着呢,这会子倒精神了。”

青禾把陶盆递给李叔:“您帮我放院里的石桌上吧,张婶说那里朝阳。”转身时,瞥见阿芷的拐杖斜靠在墙角,拐杖头的野菊沾了点夜露,旁边放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十几只银镯坯子,每只上面都刻了一半的“传”字。

“阿芷婆婆还在做镯子呀?”青禾轻声问。

李叔接过陶盆,叹口气:“她呀,说石羊场的姑娘们都该有只‘传’字镯,等花开满坡了,就给每人送一只。”他指了指村口新栽的花苗,“你看那片地,都是她带着姑娘们种的,说要种出一片紫霞花海,跟当年观里的一样。”

青禾望向那片新苗,月光洒在上面,仿佛已经能看见来年繁花似锦的模样。她摸了摸手腕上的银镯,“续”字的刻痕硌着掌心,却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

晚饭时,张婶端上莲子汤,莲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