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暖乎乎(2 / 2)
,连货郎带来的青竹山孩子都挤了进来。其中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从兜里掏出块野栗子面做的饼,饼上用灵果汁画着同样的双色花:“我们那边的根也开花了,在石板缝里,比你的还香呢!”
周阿婆端着新熬的百合汤过来,汤里飘着两朵花——一朵是万家圃的牡丹,一朵是青竹山的兰草,花瓣在汤里轻轻旋,像在跳交杯舞。“给结亲的根贺喜,”她往每个碗里放了勺灵果蜜,“甜上加甜,日子才能缠得更紧。”那只总蹲在源碑上的兔子,不知何时带了只青竹山的灰兔来,两只兔子并排蹲在根纹结旁,前爪都抱着颗灵果,像在给新花当护卫。
林欢和阿澈在根纹结旁搭了个小小的花架,架上爬着两圃的藤蔓——万家圃的灵果藤缠着青竹山的兰草藤,藤上结的果也怪,一半像灵果般紫莹莹,一半像野栗般褐亮亮,咬一口,又甜又香,带着两圃的味。“这叫‘合欢果’,”林欢摘了颗递给孩子们,“根结了亲,果也得认亲。”阿澈往花架下埋了坛新酿的酒,坛上刻着“两圃和”三个字,“等明年花开,就开封,让根也尝尝喜酒的味。”
先生在两块竹简的空白处,各画了半朵双色花,合在一起正好是朵完整的。他把万家圃的竹简递给青竹山的孩子,把青竹山的竹简留给小弹:“这叫‘换简’,就像两家换了信物,往后你的故事里有我,我的故事里有你。”
张婶把两圃孩子的脚印绣在同块布上,万家圃的脚印沾着灵果泥,青竹山的沾着兰草粉,脚印交叠的地方,绣着朵大大的双色花。“挂在花架上,”她抚着布面笑,“让风一看就知道,这儿的人早就踩着同块地了。”
货郎的担子上,第一次同时挑着两圃的物件:万家圃的灵果干缠着青竹山的兰草绳,青竹山的栗子糕印着万家圃的牡丹章。他往城里走时,担子里的飘带在风里舞,像无数条彩色的根须,把两圃的暖往更远的地方牵。
傍晚时,青竹山的孩子要回去了,小弹把自己的“痕本子”撕下半本给他们:“这是我们的根故事,你们带回去续上。”羊角辫小姑娘则把自己的栗子壳手链解下来,套在小弹腕上:“这是我们的根信物,戴着就像我们没走。”
分手时,孩子们发现脚下的根须又长了好远,从山口一直铺到青竹山的方向,像条扯不断的银线。风吹过时,根须“沙沙”响,像在说“常来啊”,又像在说“别走啊”。
夜里,先生坐在根纹结旁,看着那朵双色花在月光下泛着光,忽然明白“万家圃”的“万家”,从来不是指固定的人、固定的地,是指所有被根连着、被暖缠着的人,不管在青竹山,还是在更远的地方,只要心里记着这朵花,记着这根结,就是“万家”的人。
第二天清晨,货郎从城里带回来个好消息:城里的人听说了两圃根结亲的事,都想来看看那朵双色花。“他们说要在城里也种片圃子,”货郎笑着说,“让根顺着路长过去,把城里的暖也缠进来。”
小弹蹲在根纹结旁,看着新叶又抽出了片小芽,芽尖一半绿一半紫。他忽然拿起炭笔,在青石板上画了个大大的圈,把万家圃、青竹山,连带着货郎说的城里,都圈了进去。
“这样,根就能长到所有地方去了。”他仰起脸对先生说,阳光落在他的栗子手链上,亮得像颗小太阳。
先生笑着点头,没说话。风穿过灵果树,往城里的方向去了,带着根须的暖,带着双色花的香,像在给新的故事打招呼。
这故事啊,哪有什么结尾,不过是在根的牵引下,往更多的“万家”里长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