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竹架(2 / 3)
露在灵脉洲办跨域灵脉宴,让更多地方的灵脉都能加入!”这个提议立刻得到所有人的赞同——道长负责记录共生会的规则,苏姑娘负责联系南方的灵脉守护者,商队首领则负责通知西域的朋友,青禾则在灵脉图鉴上写下“灵脉共生会”的名字,本源珠的光落在上面,像是给这个约定盖了灵脉印。
离开灵脉洲时,苏姑娘把《竹灵养护录》的抄本送给我们,还留下了南方竹灵谷的坐标:“明年春天,欢迎你们来竹灵谷,看漫山的竹灵藤,喝最鲜的竹灵茶!
!”小豆子抱着新扎的竹灵灯,挥着喊:“我们一定去!还要带西域的朋友一起,让竹灵谷也热闹起来!”
我靠在老槐树下,看着竹架上四色交织的藤蔓、灵脉泉旁新冒的竹芽,摸了摸胸口的桃灵脉玉佩——玉佩上的暖意,混着贝灵脉的蓝、胡杨灵脉的绿、火焰藤的红、葡萄藤的紫、竹灵脉的青,像把五湖四海的灵脉暖都聚在了一起。
我知道,这本灵脉图鉴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最精彩的篇章:明年春天,我们会去南方竹灵谷;明年白露,灵脉洲会迎来更多地方的灵脉守护者;未来的日子里,灵脉通道会连起东方的海灵脉、北方的松灵脉,“灵脉共生会”的名字会传遍更多地方。灵脉没有边界,善意没有距离,只要我们守着这份共生的初心,这场跨越山海的约定,就会岁岁年年,永远鲜活,永远温暖,在岁月里续写更多关于灵脉、关于人间、关于爱的美好故事。
灵脉共生会的消息刚传开,灵脉洲的竹灵藤就有了新动静——淡绿藤蔓顺着灵脉通道的支线往南延伸,藤尖缠着片青竹叶,像是在给南方竹灵谷“引路”。青禾翻开灵脉图鉴,本源珠的光与竹灵藤的光缠在一起,竟在书页上画出条新的光路:从灵脉洲出发,经太湖贝灵脉,绕西域胡杨林,最终通向南方竹灵谷,沿途还标着几处未被发现的灵脉点,旁注“春至寻灵,共拓脉路”。
“是灵脉在指引我们去‘拓脉’!”苏姑娘收到消息赶来,手里捧着更新后的《竹灵养护录》,“这些未标的灵脉点,说不定藏着新的灵脉种,我们去探寻一番,既能丰富灵脉共生会的资源,还能让灵脉通道连得更宽!”众人纷纷响应——阿海立刻检修渔船,准备加装灵脉光罩,应对未知的灵脉环境;林欢则把灵脉草干、嫁接工具和急救草药打包,还特意带了些“跨域灵脉露”,以防遇到受损的灵脉;小豆子抱着弹布尔,把西域孩童送的灵脉灯挂在船头,说要让新灵脉“先闻闻跨域的暖”。
出发那天,灵脉洲的人都来送行——周阿婆把新炒的白露茶和茉莉花茶装在双层瓷罐里,“南方潮湿,用这罐子装茶不易潮,路上也能喝”;道长把《跨域灵脉录》和新画的光路图缝在布包里,“遇到灵脉守护者,就把录子给他们看看,让更多人知道共生的道理”;卖糖人的老摊主则捏了串“五灵糖串”,把贝灵脉、胡杨、火焰藤、葡萄藤、竹灵脉的样子都捏进去,“路上饿了就吃,沾沾灵脉的甜气”。
渔船驶上光路后,沿途的灵脉点果然陆续显现:第一处是太湖畔的“菱角灵脉”,淡金光裹着新鲜的菱角,落在船板上,林欢检测后发现,这灵脉能滋养水生灵物,还能让菱角长得更甜;第二处是江南丘陵的“茶灵脉”,淡绿光缠着茶树,苏姑娘笑着说,这灵脉的气息和竹灵谷的很像,采些茶叶带回去,能和竹灵茶混着泡;第三处是西域边缘的“沙棘灵脉”,淡红光裹着沙棘果,商队留下的灵鸟见了,立刻衔着果子往胡杨林飞,像是在“报信”。
每到一处灵脉点,我们都会做三件事:林欢记录灵脉的属性和养护方法,青禾把灵脉的样子画进图鉴,小豆子则弹一段弹布尔,再挂一盏灵脉灯,说要“给新灵脉留个伴”。遇到受损的灵脉,就用跨域灵脉露修复,还会留下灵脉草的种子,让灵脉慢慢恢复。苏姑娘则把《竹灵养护录》和《跨域灵脉录》的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