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本源珠(2 / 3)

加入书签

。他带着孩子们,把去年的灵脉灯找出来擦拭,还新扎了几盏画着灵脉泉的灯;卖糖人的老摊主则开始捏新的糖人,这次加了灵脉泉的样子,说要摆在灵脉宴的最中间;林欢则提前去灵脉洲方向的山路,给灵脉草浇水,说要让灵物们也长得壮壮的,来参加宴。

出发去苏州的前一天,灵脉图鉴突然发烫——苏州页上,甪直阿婆的米酒坛旁,多了行字:“米酒已备好,就等灵脉泉的水泡茶;”周阿婆的茶园画旁,也写着:“新茶已采,宴上要煮灵脉泉茶。”青禾赶紧回信,画了桃溪坞孩子们扎灯的场景,旁注“灵脉灯已备好,盼早日共赴宴”。

船驶进太湖时,贝灵脉的蓝光又在水面织出光路,这次的光路比去年更长,一直通到灵脉洲。阿海笑着说:“灵脉们都在等咱们呢!”小豆子趴在船舷边,举着新扎的灵脉泉灯,灯芯的光刚碰到水面,就有更多银鱼跟着船游,像是在欢迎我们。

到了灵脉洲,我们惊喜地发现,老槐树下的石桌更多了,竹棚也更大了,周阿婆和甪直阿婆正忙着摆茶具,桌上放着灵脉泉的泉水瓶;阿福伯则在煮菱角糕,锅里加了灵脉泉的水,香气飘得很远;戏班的艺人已经在调试乐器,琴身上缠着灵脉光,格外好看。

灵脉宴开席时,比去年更热闹——除了桃溪坞和苏州的人,还有从城里来的画师、书生,甚至有其他宗门的弟子,都是听说了灵脉的故事,特意来参加宴的。道长读着新写的《灵脉宴记》,声音裹着灵脉光,飘得很远;戏班唱着灵脉泉的新戏,引得大家阵阵鼓掌;孩子们举着灵脉灯,在灵物们中间跑,笑声满了灵脉洲。

我坐在老槐树下,喝着灵脉泉泡的白露茶,尝着灵脉泉煮的菱角糕,看着眼前的热闹,摸了摸胸口的桃灵脉玉佩——玉佩上的暖意与周围的灵脉光缠在一起,格外踏实。我知道,这本灵脉图鉴还会继续写下去,灵脉宴的故事,会一年比一年更精彩;未来的岁岁白露,我们都会带着初心与暖意,赴这场与灵脉、与人间的约定,让这份羁绊,永远温暖,永远鲜活,永远未完待续。

灵脉宴的笑声刚漫过芦苇荡,就见远处的太湖水面突然泛起层淡紫光——是极少现世的紫灵脉气息,青禾赶紧举起灵脉图鉴,书页自动捕捉到光的来源:一艘挂着“灵脉商队”旗帜的木船正往洲上驶来,船舷边缠着紫灵脉光,像是在传递友好信号。

“是西域来的灵脉商队!”阿福伯眯着眼睛辨认旗帜,“去年听渔民说,西域有群人专做灵脉信物的买卖,没想到竟找到这儿来了!”说话间,木船已靠岸,为首的男子穿着绣着灵脉符号的胡服,手里捧着个嵌着宝石的盒子,笑着走来:“听闻中原太湖有灵脉盛会,特来送上西域的灵脉礼,也想借这场宴,与中原灵脉结个善缘。”

男子打开盒子,里面躺着颗泛着紫光的“西域灵晶”,光色与紫灵脉气息完美契合:“这晶能聚灵气,埋在灵脉洲的泉眼旁,能让灵脉泉的暖气得更久。”苏桃接过灵晶,剑穗的灵光与晶光一碰,竟在半空织出朵光花——是中原灵脉与西域灵脉的共鸣。青禾赶紧把灵晶的样子画进图鉴,本源珠飘过来,在画旁添了行“西域客至,灵脉同源”的小字,像是在认可这份远道而来的善意。

商队的人很快融入灵脉宴的热闹里:西域女子教孩子们用灵脉丝线编小挂坠,丝线缠在灵脉灯上,竟让灯影变成了彩色;男子则和道长坐在石桌旁,交流着中原与西域的灵脉故事,还拿出本西域《灵脉图册》,上面画着沙漠里的胡杨灵脉、雪山中的冰灵脉,看得众人啧啧称奇。周阿婆煮了灵脉泉泡的白露茶,递给商队首领:“尝尝中原的灵脉味,明年若还来,我给你们留最好的新茶。”

宴至深夜,商队首领突然提议:“不如我们办场‘灵脉信物交换会’?把各自的灵脉信物留下,以后无论中原还是西域,见物如见人。”众人纷纷响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