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茶苗(4 / 4)

加入书签

点灵脉洲的露水,茶香里混着茶苗花的淡香,格外清润。孩子们在芦苇荡里追着银鱼跑,阿海则教他们用灵脉光编小篮子——编好的篮子竟能浮在水面,银鱼还会主动游进去,像是在“送礼物”。青禾把这一切都画进灵脉图鉴,连风吹芦苇的弧度、光篮子里的银鱼数量,都细细描了出来,生怕漏了半点热闹。

离开灵脉洲时,贝灵脉的蓝光又送了我们很远。孩子们趴在船舷边,对着洲上喊:“明年我们带茶籽来种!”直到灵脉洲变成远处的光点,青禾才把图鉴抱在怀里,小声说:“明年茶籽发芽,灵脉洲就有桃溪坞的茶苗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带着孩子们去禹王庙赶庙会——今年的戏台旁多了个“灵脉糖人摊”,老摊主特意从桃溪坞赶来,捏着灵脉舞姿势的糖人,引得苏州的孩子围满了摊位;去东山采茶时,周阿婆特意留了片“亲子茶园”,让孩子们跟着茶农学采茶,小豆子采的第一片茶叶,还被周阿婆用松针串起来,做成了小挂坠;去甪直喝米酒时,阿婆的院子里搭了新的竹架,挂满了孩子们画的灵脉图,风一吹,图纸哗啦啦响,像在说悄悄话。

离开苏州那天,阿福伯给我们装了袋新采的茶籽,“这是东山茶与灵脉洲灵气混育的,种在桃溪坞,定能长出好茶树;”周阿婆则送了块茶饼,“用今年的新茶压的,冬天煮茶时掰一块,暖得很;”甪直阿婆抱来坛“双露酒”,“加了白露和灵脉洲的露水,明年开坛,要记得喊我。”

船驶在太湖上,青禾把茶籽、茶饼、酒坛的样子都画进图鉴,最后在页脚写了行小字:“苏州的秋,藏在灵脉的光里,藏在朋友的惦念里,藏在年年岁岁的约定里。”苏桃把剑穗放在书页上,剑上的灵光轻轻覆住字迹,像在给这份记忆“封藏”暖意。

我摸了摸胸口的桃灵脉玉佩,上面沾着灵脉洲的花香、太湖的水汽、米酒的甜香,还有孩子们的笑声。看着远处渐渐模糊的苏州岸,突然明白:白露从不是单一的节气,是灵脉与人间的羁绊,是跨越山海的约定,是这本灵脉图鉴里,永远写不完的温暖故事。而明年,我们会带着新的茶籽、新的期待,再来赴这场与姑苏的约,让这份暖,在岁月里永远延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