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燎原与困兽(1 / 2)

加入书签

“撤……撤退!

全军转向,回援果阿!”

当撤退的号角在佛郎机-阿拉伯联合舰队中凄厉响起时,坚守在残破阵地上的李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看着如同潮水般退去的敌军,又望向远方海平面上那艘熟悉的、却更加庞大的黑色舰影,疲惫至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带着血污的笑容。

“王爷……‘剑’到了……我们……守住了……”

马六甲海峡的硝烟尚未散尽,胜利的狂喜与劫后余生的疲惫交织在每一个守军心头。

李尤在“靖海号”

的医务舱内,忍着伤痛,第一时间会见了“平海号”

舰长。

“林将军,辛苦了!

若非贵舰及时赶到,震慑敌胆,我李尤和这马六甲,恐怕……”

李尤声音沙哑,紧紧握住对方的手。

“李将军血战阻敌,力保海峡不失,才是真正的功臣!”

“平海号”

舰长林勇感慨道,“王爷有令,我等抵达后,一切行动听由李将军节制。

当务之急,是协助友军修复工事,救治伤员,稳固防线。”

李尤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阿尔布克尔克仓促退走,心有不甘,未必不会去而复返。

传令下去,不可松懈!

加紧修复岸防,舰队轮流休整,保持警戒!

另外,立刻派快船,将捷报和我们的现状,火传回泉州!”

当信使带着马六甲转危为安、敌军败退的捷报,以及韩猛奇袭果阿成功的消息(由后续渠道确认)抵达泉州时,整座城市陷入了沸腾!

街头巷尾,人人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这场跨越万里海疆的博弈,福建以其凡的韧性、前瞻的布局和将士的浴血奋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辉煌胜利。

王审知在节度使府接到战报,脸上并未有太多狂喜,只是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对齐聚一堂的文武官员道:“此战,赖将士用命,天工竭力,盟友同心,方有今日之局。

然,敌酋未擒,西洋未靖,远非庆功之时。”

他立刻下达一系列命令:重赏有功将士,抚恤阵亡者家属;命令李尤、林勇舰队在马六甲抓紧休整,并派出舰只向西侦查,密切监视阿尔布克尔克动向;通过阿卜杜拉等渠道,将福建大胜的消息广传西洋,动摇佛郎机同盟,吸引更多潜在合作者;同时,催促沈括加快新作物的育种和推广步伐。

就在福建上下消化胜利果实、巩固战果之际,那几颗早已播撒出去的“星火”

,开始在朱温统治的巨厦根基下,悄然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淮西,一处偏僻的山村。

老农蹲在田埂上,看着自家坡地上那一片长势喜人、秆壮叶阔的“金黍”

(玉米),以及旁边藤蔓下隐约可见的硕大“地宝”

(红薯),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喜悦。

“爹,这‘王爷稻’真神了!

这坡地往年种粟米,收成还不够塞牙缝,你看这‘金黍’穗子,多沉!

还有这‘地宝’,随便挖挖就是一大窝!”

儿子兴奋地嚷嚷着。

“嘘!

小点声!”

老农紧张地看了看四周,“官府不让种这个,说是南边传来的妖物……”

“怕啥?里正家也偷偷种了!

这玩意能吃饱肚子,就是好东西!

听说南边的王菩萨……哦不,福建那位王爷,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兵强马壮,连北边的大皇帝都拿他没办法哩!”

类似的对话,在吴越、荆南,甚至河南部分地区的田间地头悄悄流传。

朱温严苛的封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