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铁牛吼海薯宴惊鸿(2 / 3)

加入书签

被压缩了活动空间。

“轰!”

“海隼二号”

率先开火,一枚实心弹落在对方领头船前方数十丈处,激起冲天水柱。

那几艘神秘船只明显慌乱起来,队形更加散乱。

其中一艘较小的船试图强行转向突围,却被“海隼四号”

精准的火炮打断了桅杆,度骤降。

“靠上去!

跳帮!”

韩猛见时机已到,果断下令。

“海隼九号”

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迅逼近那艘受伤的敌船。

船上的水手和雷火营士兵早已摩拳擦掌,尤其是那些新近被收编、急于证明自己的原张奎部下,更是如同下山的猛虎,嗷嗷叫着抛出钩锁,敏捷地攀上敌船甲板。

短促而激烈的接舷战后,这艘较小的敌船被顺利拿下。

韩猛留下部分人手控制俘虏和船只,自己则率领“海隼九号”

继续追击另外几艘逃入礁石区的敌船。

最终,在复杂的水域中,又俘获了一艘因慌不择路而触礁搁浅的敌船,其余两艘则凭借对当地水情的熟悉(或者说运气),侥幸消失在茫茫大海与礁石群中。

当韩猛押解着两艘俘获的敌船和数十名俘虏返回泉州时,王审知正在节度使府的后园,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薯宴”

受邀前来的,除了陈褚、林谦等心腹,还有几位在甘薯推广中表现突出的老农,以及几位对“格物之学”

表现出浓厚兴趣的本地士子代表。

庭院中,几张方桌拼凑起来,上面摆满了各式以甘薯为原料制作的食品:除了蒸薯、烤薯,还有薯粉制作的条状物(类似粉条)、薯泥混合面粉炸成的甜饼,甚至还有尝试用薯类酿造的、带着些许甜味的浊酒。

王审知亲自为老农和士子们介绍、分食,气氛轻松而融洽。

一位老农捧着金黄的烤薯,激动得老泪纵横:“小老儿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这么不挑地、产量又高的宝贝!

真是天赐祥瑞,大人恩德啊!”

一位年轻士子则对那薯粉条颇感兴趣,向陈褚请教其制作原理,陈褚便顺势讲解起淀粉提取、和面、漏粉等工序中蕴含的物理变化,引得那士子连连称奇,对“格物致用”

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就在宴席气氛最热烈时,亲兵引着风尘仆仆的韩猛走了进来。

王审知见韩猛面带倦容却眼神明亮,心中便知有了结果。

他不动声色地起身,对众人笑道:“诸位且慢用,水师韩将军有军情回禀,本王稍作处理便回。”

来到偏厅,韩猛详细汇报了追击和俘获的经过,并将初步审讯俘虏得到的信息呈上。

“大人,基本可以确认,这支船队来自南汉无疑。”

韩猛肯定地说,“虽然船只做了一些伪装,但俘虏交代,他们是受南汉水师一位姓胡的参军直接指派,前来测绘我闽南沿海水文,并伺机窥探‘海隼’战舰和岸防工事。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我水师布防的薄弱环节,以及……可能存在的,新建船厂的位置。”

王审知看着口供,脸上露出一丝冷意:“果然是他。

看来刘隐是铁了心要跟我们玩阴的了。

战舰和船厂……胃口倒是不小。”

他沉吟片刻,问道:“俘获的船只呢?有何特别之处?”

韩猛脸上露出一丝凝重:“回大人,这正是末将觉得蹊跷的地方。

那两艘船,虽然整体还是南汉旧式战船的底子,但……它们的舵系似乎经过改进,转向比我们预想的要灵活。

而且,船板接缝处用了某种新的防水胶泥,非常坚韧。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其船舱里,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